從當今世界各國發展來看,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往往對國家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謂“想火車快全憑車頭帶”,一個國家的整體氣質往往體現在國家領導人身上。
例如法國總統是出了名的變色龍,法國在外交過程中也總是扮演墻頭草的角色。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因此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也存在某些非議。
作為和我國緊密相連的鄰國蒙古國,由于某些歷史原因在外交上也對中國陳列出搖擺不定的姿態。但最近幾年蒙古國迎來了新一輪的總統選舉,而新選出的總統好像對中國表現出更加積極友好的態度,這和之前的領導人展現出截然不同的觀感,甚至有可能使未來的中蒙關系呈現出新的發展方向。
一、重要鄰國
雖然蒙古國現在是一個獨立的內陸國家,但是曾幾何時,它和中國是同根同源的。在漫長的歷史中,蒙古人和漢人長期隸屬于同一個國家政權之下。但是在晚清時期,由于國家間勢力紛爭,蒙古在蘇聯的干擾下從清政府獨立了出來。再加上后來民國政府比較軟弱,中國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土被分離出去。
現在來看,蒙古是我國的重要鄰國,首先從地理位置上,它處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能夠成為兩個大國交往的緩沖地帶。另外蒙古國還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主要經濟形勢和我國能夠形成非常好的互補關系。
20多年來,蒙古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比較低,影響力也相對較差,其中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尤其是在處理和中國的關系上,蒙古國并未展現出足夠的智慧,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整個國家的發展。
而對于中國來“說遠親不如近鄰”,中國古代哲學智慧中也有“將鄰居視為墻壁”、唇亡齒寒的道理。這些理念在新時期大國外交也同等重要,它有助于我國和周邊國家更好的建立友好互助關系,維護我國邊境安定。
可以說中國歷來都非常看重和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對于蒙古也同樣如此。我國歷代領導人也始終堅信只有合作共贏才是未來之路,制造摩擦和對抗終究會走向滅亡。
除了政治因素以外,經濟上蒙古國也對中國意義重大。蒙古國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以銅礦,金礦,稀土礦,煤炭為主,并且其中許多礦產資源儲備甚至可以排到世界前列,而這些資源都是中國新階段發展非常需要的。
此外在世界出口市場上,蒙古國主要對外輸出的產品是農牧產品,中國是蒙古國農牧產品最大的輸出國沒有之一。而中國則可以向蒙古國出口許多工業產品,機械設備以及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兩國經濟呈現出非常互補的態勢。
蒙古國在傳統畜牧業發展商雖然占有優勢,但是生產方式還是處在粗放的階段,生產過程效率較低,且產量不夠穩定。而我國隨著技術創新,在牧業生產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水平,這些也都是蒙古國當前經濟發展所急需的。
二、新總統
2017年,蒙古國舉行了新一輪的總統大選,其中一位叫巴特圖勒嘎的領導人以全國非常高的票選數量成為了新一屆蒙古國總統,同時他也是蒙古國歷史上的第5位總統。近些年,蒙古國整個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展現出日益疲乏的態勢,新一輪總統選舉被許多人都當做蒙古經濟改革發展的新契機,許多蒙古國人民也對新一屆總統抱有期望。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巴特圖勒嘎在認知上果然展現出和以往蒙古國領導人完全不同的判斷。他以雷厲風行之勢對國內一系列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在外交方面也制定了新的多邊交往原則,這也使得蒙古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大為改觀。
新任總統一上臺就廢除了之前蒙古國制定的永久中立國提議,在外交上也不再一邊倒向西方,而是積極和俄羅斯、中國等大國保持友好關系。
其實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和蒙古國整體上保持了友好交往的局面,但是中間也走過某些彎路。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承認了蒙古國的國家主權地位,但隨后由于中國和蘇聯關系越來越差,在蘇聯強大勢力的干擾之下,中國和蒙古國的關系日益緊張。
由于某些歷史原因,當時的蒙古國完全是蘇聯的一個衛星國,毫無獨立可言。但是隨著蘇聯解體,蒙古國國內進行了民主改革,中國和蒙古的關系也得到改善。
作為蒙古國的重要鄰國,巴特圖勒嘎也選擇了和中國建立更加友好的外交關系。而不是和之前的領導人一樣,選擇通過討好西方國家來獲得某些政治利益。
識時務者為俊杰,可以說巴特圖勒嘎表現出來的更有遠見。他眼睜睜目睹了中國在近幾十年創造的經濟奇跡,于是終于明白只有和中國這個鄰國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才能夠在未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在之前的外交經驗中,蒙古國也越來越意識到,一味討好西方國家并不能在國際社會上使自己地位上升,只有真正實現自強才能夠獲得其他國家的尊重。
上臺之后,巴特圖勒嘎開始了他頻繁訪問中國的過程,并且和我國某些高層領導共同協商簽訂了許多有關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的協定。從前年的數據來看,兩國貿易額已經達到了120多億美元。貿易增長和上年相比也增加了30%以上,這是兩國交往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景象。
三、兩份大禮
蒙古國新任總統巴特圖勒嘎上任不久就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了對中國的友好姿態。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災難席卷了全國,當時我們整個國家的處境都非常危機,同時疫情增長的態勢也給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看到這種局面,和我們相鄰的蒙古國并未袖手旁觀。蒙古新任總統巴特圖勒嘎馬上簽署了向中國捐贈3萬只綿羊的文件。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況且是3萬只綿羊。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這一行為確實可以稱得上雪中送炭了。
尤其是在許多中國人心中,蒙古國經濟并不富裕,他們能夠一下子向我國捐贈3萬只羊,能夠看出蒙古人民的無私之情,當時處在疫情之中的許多中國人也被這一舉動感動了。
此次送羊活動是由蒙古國的農業部長牽頭進行的,這些羊都是國家政府統一從全國的牧民手中直接收購的,每只羊都得符合防疫要求,并且要達到膘肥體壯才能入選。
這些羊將分三批運到我國境內。首先會在內蒙古進行初加工,當羊被宰殺成羊肉之后,再通過國內的物流送到湖北武漢。蒙古國方面的負責人表示,這些羊主要會被用于慰問長期奔波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護參與者們。
除此之外,蒙古新任總統還向中國送了第二份大禮,那就是兩國共同簽訂了有關邊境口岸管理的制度協定。其中蒙古國總統特地說明了,之后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煤炭資源的出口。
雖然中國擁有非常豐富的煤炭儲量,但每年仍然存在巨大的那邊缺口。這一方案的簽訂對中國未來長期發展可以說是一件有利無害的事情,有助于更好地維護我國能源穩定。
此協定的簽訂對于蒙古國來說也是好處多多。就像蒙古總統所說,和中國進行合作的深化將是蒙古國未來戰略發展的重要內容。從蒙古當前發展現狀來看,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其資源相對有限,并且國內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面臨著不小的困境。
而中國現在越來越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經濟體,在未來將會擁有更多的發展資源、技術資源和資金優勢,這些都是蒙古當前發展迫切需要的。
蒙古新任總統也表示在未來將會更好地融入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當中,同時也希望兩國能夠更多的在農業,旅游,礦產能源的方面探索出合作發展的新形勢,進而為蒙古國經濟多元化發展開拓新的可能性,實現兩國雙贏。
今年最新消息,中國和蒙古國預計在2027年建成一條接近20km長的跨境鐵路,這條鐵路連接兩個國家對外出口的口岸,預計建成之后每年蒙古國對我國煤炭出口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000萬噸。
信息來源:
[1]“蒙古國向中國捐贈3萬只羊”故事將拍成紀錄片.北京日報.
[2]羊來了!中國開始接收蒙古國3萬只“捐贈羊”.新華社.
[3]柔道選手巴圖勒嘎當選蒙古總統,曾攻擊對手有中國血統.鳳凰網.
[4]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會見王毅.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