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清晨,林西縣五十家子鎮南溝門村張小彬家上映這一番繁忙景象,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牛叫聲,改良員李景喜在助手徐良柱的幫助下,將承載著優質基因的凍精緩緩注入母牛體內。
養殖戶張國臣家待改良的肉牛
實施良策是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的關鍵之舉,也是打開群眾增收致富大門的“金鑰匙”。近兩年,林西縣依托上級肉牛擴群提質項目,結合全縣實際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恰似激勵全縣肉牛養殖大戶投身改良繁育事業的“一劑良方”,將加快推動全縣畜牧良種改良步伐,調動養殖戶養殖積極性,提升畜牧業發展質量與效益。
“太感謝政府了,現在有這么好的政策,不但可以幫我們改良肉牛品種,還能享受補貼。”養殖戶張小彬滔滔不絕“我這50多牛大多都是黃牛和架子牛,飼養成本高不說,還不愛長肉,通過改良后,就可以轉變經營方式,走育肥路線了。”
畜牧業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良技這個開啟繁榮之門的“密碼”。“‘同期發情技術’可以讓母牛在短時間集中發情,實現高效配種,優化繁育節奏,這已經是今天上午,我們在張小彬家做的第5頭牛了,一個月來,我們兩人經過農戶允許采用‘同期發情技術’已經給近50頭牛做冷配了。”改良員李景喜說。目前,五十家子鎮共有7個改良員,分成4組在給全鎮16個行政村為有改良意愿的養殖戶進行冷配,年內全鎮共有6000頭牛肉將進行冷配,現已完成冷配1100頭。
“肉牛改良后,新出生的牛犢就與所謂的‘笨牛’有著天差地別的差異,改良牛犢屁股是圓的,‘笨牛’犢屁股看著有點尖,從骨架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改良牛育肥周期短,出肉率高。”五十家子鎮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冬介紹到。肉牛改良過程離不開資源和技術支撐,林西縣農牧局嚴格對凍精進行把關,確保基因優良、活性充足,為肉牛改良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派遣技術人員定期到各鄉鎮對改良員進行技術指導,推動改良員熟練掌握人工授精技術。
“今年全縣將用縣農牧局優質凍精改良繁育肉牛3萬頭,通過引入優質種源,可以加快推進全縣肉牛產業規模化發展進程,助力養殖戶增產增收。下一步,我們將在做強肉牛產業發展上推出更多政策。”林西縣農牧局副局長潘海濤表示。
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持續鋪展,肉牛產業作為濃墨重彩的筆觸,恰似耕牛奮力向前,勾勒出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美好未來。
來源:赤峰市林西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