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水產從業者向媒體透露,由于緬甸內地城市及國際買家停止采購,若開邦的魚蝦價格較去年大幅下跌。
在2023年戰事重燃前,若開邦出產的魚蝦曾銷往仰光、曼德勒等內地城市并出口國際市場。但當前因通信中斷、需求萎縮,導致當地魚蝦價格暴跌。
敏比亞鎮一名水產養殖戶向媒體表示:"今年只有本地買家,價格自然下跌。老虎蝦價格跌了一半多。而且從業者激增——大家找不到其他工作都來買賣蝦,蝦苗價格也大幅下滑。"
據悉,去年此時每拽(緬斤)老虎蝦能賣到27000緬幣,如今收購價僅介于5000至12000緬幣之間。
從業者指出,往年若開魚蝦經內地中轉后可出口部分東盟國家及西方國家,去年行情尚佳。但當前蝦苗價格下跌疊加銷售渠道受阻,部分養殖戶已暫停經營。
彌蓬鎮一名養殖戶坦言:"形勢大不如前,有人直接拆毀了蝦塘。現在蝦苗價格也變了,每尾要50緬幣。由于蝦苗需從拉代當周邊采購,高昂的運輸成本讓養殖業難以為繼,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
若開邦的水產養殖主要集中在敏比亞、包多、彌蓬、實兌、拉代當等鎮區。當地經濟以農業、水產養殖及邊境貿易為支柱產業。
國管委下屬漁業管理局副局長吞吞登博士曾表示,若開沿海漁業資源衰退源于兩大主因:一是無序捕撈作業,二是1990年代該地區大規模砍伐紅樹林興建蝦塘。此外,鹽田開發也破壞了魚類繁殖地,最終導致當前漁業資源枯竭的局面。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和緬甸中文網一起看緬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