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CCG名家對話午餐會 (EN)
4月16日,全球化智庫(CCG)在北京國際俱樂部仙鶴廳隆重舉辦2025年度第二期“CCG名家對話午餐會”。此次午餐會緊跟當下全球矚目的熱點議題,以“美國單邊關稅政策沖擊全球貿易體系:后果與應對”為主題,由CCG理事長、國務院原參事王輝耀主持,特邀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商務部外事司前司長馬建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教授崔凡發表演講。活動吸引了50余位中外政商學界精英參與,共同探討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風云變幻的背景下,如何應對挑戰并把握機遇。與會嘉賓中包括來自奧地利、巴巴多斯、比利時、歐盟、芬蘭、冰島、以色列、意大利、盧森堡、新西蘭、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的13國駐華大使,來自加拿大、克羅地亞、德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波蘭、新加坡、南非、瑞士的10國駐華資深外交官,以及多位國際組織駐華負責人、商會代表、企業高管和國內外知名媒體人士。
近期,美國政府接連加碼單邊關稅措施,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商品大幅提高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蕩。本次午餐會旨在搭建一個高端對話平臺,在中美關系處于關鍵節點之際,及時匯聚中國資深專家與國際各領域代表,深入分析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潛在影響,為維護多邊貿易體系、促進全球經濟穩定發展貢獻真知灼見。
會議伊始,CCG秘書長苗綠首先發表歡迎致辭,對蒞臨現場的各位嘉賓和觀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她指出,“CCG名家對話午餐會”旨在與駐華使館、國際組織、商會、跨國企業以及學術界專家分享中國最新發展動態,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此次活動聚焦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復雜多面的影響,旨在探討如何通過多邊合作和政策協調,應對貿易風險與挑戰。她隆重介紹了特邀參與本次午餐會的兩位重量級演講嘉賓,以及在場的各界代表。隨后,她邀請CCG理事長王輝耀主持討論環節。她表示,相信各位嘉賓將憑借深厚的國際貿易經驗,分享獨到的見解與前瞻性分析,為與會者提供有益參考與啟示。
CCG理事長王輝耀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CCG名家對話午餐會”的發起背景,并指出該系列自去年啟動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場,獲得積極反響。他指出,當前全球正面臨貿易戰與不確定性帶來的嚴峻挑戰,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搭建一個觀點交流、凝聚共識的平臺。他特別邀請兩位資深專家,圍繞中美貿易摩擦及全球貿易體系的調整展開探討,助力各方更好理解形勢、尋求合作路徑,并歡迎與會嘉賓積極分享反饋和見解。
在特別研討環節,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CWTO)會長、商務部外事司前司長、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馬建春指出,當前全球貿易體系面臨挑戰,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尤其是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和加征關稅,削弱了WTO的權威,威脅全球經濟穩定。他強調,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是保障各國特別是中小經濟體利益的關鍵。中國不僅堅持自身立場,還積極推動各成員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對話合作,避免貿易沖突滑向“叢林法則”。他呼吁各方團結協作,推動WTO改革,維護全球經濟秩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教授、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崔凡認為,中國采取報復性關稅,不僅是捍衛自身利益,更是為了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規則和秩序。在美國挑起貿易戰后,中國通過三輪反制,表明了堅持公平貿易和拒絕霸凌的立場,打亂了美國的“對等關稅”策略,削弱了美國的談判籌碼。他強調,維護WTO的最惠國待遇和非歧視原則,符合全球共同利益。各國只有堅持規則、敢于說“不”,才能確保全球貿易體系穩定發展。
在問答環節,羅馬尼亞駐華大使H.E. Dan-Horia Maxim,挪威駐華大使H.E. Vebj?rn Dysvik,歐盟駐華大使H.E. Jorge Toledo,巴斯夫副總裁、大中華區政府關系負責人Jens Hildebrandt,盧森堡駐華大使H.E. Rol Reiland,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Stefan Bernhart,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北京代表處所長、東北亞地區總代表小野寺修等多位嘉賓積極提問,問題涵蓋WTO改革、中國對外開放政策、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中國對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以及歐盟企業面臨的挑戰等多個重要方面。
多位參會嘉賓認為,美國加征關稅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對小型開放經濟體不利。他們指出,美國在多邊貿易體系中的支持存在不確定性,全球亟需推動更加透明和公平的貿易政策,以確保WTO的持續有效性。
本次午餐會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也為政策制定者、企業界和學術界提供了重要參考。CCG理事長王輝耀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全球貿易體系演變,并通過系列高端對話活動,促進國際共識與合作,助力構建更加公平、可持續的全球經濟秩序。
活動在頻繁互動的氛圍中圓滿落幕,參與者積極提問和分享意見。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此類對話平臺對凝聚國際智慧、應對共同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出席本次活動的駐華大使包括:奧地利駐華大使H.E. Andreas Riecken,巴巴多斯駐華大使H.E. Hallam Henry,比利時駐華大使H.E. Bruno Angelet,歐盟駐華大使H.E. Jorge Toledo,芬蘭駐華大使H.E. Mikko Kinnunen,冰島駐華大使H.E. Thorir Ibsen,以色列駐華大使H.E. Irit Ben Abba,意大利駐華大使H.E. Massimo Ambrosetti,盧森堡駐華大使H.E. Rol Reiland,新西蘭駐華大使H.E. Jonathan Austin,挪威駐華大使H.E. Vebj?rn Dysvik,葡萄牙駐華大使H.E. Paulo Jorge Nascimento,羅馬尼亞駐華大使H.E. Dan-Horia Maxim;
出席本次活動的使館資深外交官包括:加拿大駐華大使館貿易政策參贊Ian Medcalf,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館經濟參贊Maja Frankovic,德國駐華大使館經濟處主任Thomas Weith?ner,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部公使Yamada Yoshiyuki,印度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兼貿易與商務處負責人Gautam Kumar Pandey,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經濟公使銜參贊Elizani T. X. Nadia Sumampouw,波蘭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Katarzyna Wilkowiecka,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執行司長KOW Juan Tiang,南非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Mpume Mnguni,瑞士駐華大使館經濟處副主任Estelle Vuichard;
來自國際組織、商協會和企業的嘉賓包括: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主席(AGTO)主席Denis Simon,美國環保協會(EDF)副總裁、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秦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駐華高級顧問Tamas Hajba,中國丹麥商會主席Mathias Boyer,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Stefan Bernhart,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北京代表處所長、東北亞地區總代表小野寺修,淡水河谷中國區公司事務總經理陳光大,巴斯夫副總裁、大中華區政府關系負責人Jens Hildebrandt,保爾森基金會副主席Deborah Lehr,Basilinna公司中國區總裁孫蕊,北京國際俱樂部辦公室主任鄔安,寶馬中國政府和涉外事務負責人段偉,埃尼中國執行分析師Andre Yu,富連成(天津)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時光,GE 航空航天大中華區傳播總監汪珺,KKR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郭濤,新鴻基地產(北京)高級經理林遠,天合光能董事長特別助理楊曉忠,和睦家醫療創始人Roberta Lipson;
來自商務部、外交部、國新辦等有關政府機構的官員也參加了此次午餐會;
此外,來自《環球時報》、日本共同社、CGTN等媒體機構的代表亦出席會議。
CCG名家午餐會在北京國際俱樂部舉辦,研討中國經濟發展
視頻 | CCG名家午餐會再次舉辦,熱議中國經濟走向與世界焦點話題
CCG名家午餐會焦點熱議:三中全會與改革開放重點
視頻 | 20國大使和使節等嘉賓聽專家介紹中國經濟走勢
20國使節等嘉賓在CCG名家午餐會探討中國經濟綠色轉型
逾40位大咖齊聚 CCG第六期名家午餐會,研討中歐綠色貿易合作與挑戰
CCG名家午餐會再啟,中東局勢與中國角色引發熱議
健康、綠色、可持續:20余國精英智庫研討會破圈探討
中沙未來合作潛力如何釋放?CCG名家午餐會深度互動
CCG 圖書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變遷與理論發展,從技術與人本等新的視角觀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總結了后疫情時代新型全球化具備的特征,然后對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史與現實進行了全面總結,用數據與事實說明,中國正在從全球化的受益者發展為反哺者,正在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作者對全球化發展的理論和文獻做了梳理,回顧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國的發展歷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本書從第四章開始,兩位作者對中國推動全球化實現包容性和公平性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探索,通過發揮中國的優勢和特點,讓中國為全球化發展注入新動力。作者基于長期的研究以及與國內國際、官產學各界有影響力重要人士的對話交流等,對中國的全球化發展路徑及全球治理創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國推動全球化發展的三大支柱與七大路徑。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本書深度剖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變與抉擇,及其對全球未來的影響。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程,展示了中國從一個封閉的農業國家逐步轉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書中詳細探討了中國在貿易、投資、跨國企業崛起等方面的角色變遷,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紐帶在這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討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及其對全球治理的影響。作者分析了中國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地位變化,風云激蕩中的中國外交,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以及中國在崛起的、更加一體化的亞洲中的角色。同時,還討論了中歐關系的發展與挑戰。第三部分審視了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和改革。書中探討了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尋找自由貿易的發展方向,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通過這些討論,展示出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編著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對話世界:理解新時代的全球化》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發展史”回顧了全球化的歷程,從古代貿易到現代經濟轉型,探討了全球化的起源與演變。通過與耶魯大學教授瓦萊麗·韓森、《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的對話,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層次發展。第二部分“彌合全球不平等與赤字”探討了全球化帶來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巴黎和平論壇主席帕斯卡爾·拉米、亞洲協會副所長溫迪·卡特勒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對全球經濟不平等、貿易體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權力轉移與大國關系》分析了21世紀的權力轉移和大國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的復雜性。通過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桑頓等專家的對話,討論了大國競爭、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來。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編著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作為海內外決策層和廣大公眾理解中美關系時廣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對全球秩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在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的對話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關系和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國崛起、美國外交政策、美蘇關系、全球地緣政治、核武器、朝鮮問題、新冠疫情及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全面、系統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經濟、金融、科技、軍事、外交等多個方面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競爭的看法;深入而透徹地分析了中美雙方實力的變化,以及發生戰爭的風險;坦誠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議。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我向世界說中國》是由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和秘書長苗綠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國對外敘事及話語權重塑”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該書講述了全球化智庫近年來立足芒克辯論會、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達沃斯論壇等知名國際舞臺,與各國政商學界知名人士暢談國際時局與未來趨勢,回應各方對于中國的關切和質疑,詮釋中國的發展模式,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多渠道國際交流及傳播,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故事。同時,本書立足國際形勢變化和全球傳播新格局,針對中國應當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如何創新外宣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