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審判場所裝修改造已完成,信息化建設升級已完成,專業法官團隊已組建……這是記者4月16日在雄安新區這片涌動著創新要素的土地上看到的情形,河北法院首個知識產權法庭——雄安知識產權法庭即將舉辦揭牌儀式。
近年來,我省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勇挑“護航千年大計”重擔,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創新審判機制,提升司法服務精準性,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能,積極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司法保障責任擔當
省法院出臺《關于服務和保障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雄安中院發布《關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提出關于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15條舉措……
我省法院堅持頂層設計引領,積極謀劃推進服務保障工作,雄安中院著力打造與未來之城創新驅動發展相匹配的司法保障體系,審判質效持續向好。
雄安中院于2021年4月整合優質審判資源組建了知識產權審判庭,2022年2月獲批專利等技術類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跨區域集中管轄冀北六市及新區范圍內的技術類知識產權一審民事、行政案件。
近三年來,雄安新區兩級法院公正高效審理知識產權案件1551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至53天,以司法護盾助力新區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標桿。2024年,雄安中院發布首份《雄安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集中展示了雄安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進展。
“雄安知識產權法庭的設立,將進一步健全我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業化體系,對于助推創新資源加速向雄安新區聚焦,司法護航雄安新區打造全球創新高地筑牢法治屏障,具有重要意義。”省法院副院長王利軍表示。
聚焦新區產業,提升司法服務精準性
為降低項目成本,某工程的分包方購買了一批假冒北某集團“龍牌”輕鋼龍骨,擬用于新區地標建筑的工程。安新縣人民法院受理了這起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經審理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判決多名被告人九個月到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承擔連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北某集團經濟損失1.5萬元。
該案的裁判依法打擊了侵犯知識產權的刑事犯罪行為,及時彌補商標權利人經濟損失,一體解決了刑事制裁與民事賠償問題,是我省法院聚焦雄安新區基礎建設、創新產業發展的司法需求,以司法護航重大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
當前雄安新區建設正處在打造全球創新高地的關鍵時期,用法律手段保護并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是當前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重點方向。
我省法院持續加大對雄安新區重點領域創新成果司法保護力度。在某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案件中,雄安中院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300余萬元,彰顯了嚴格保護知識產權、依法打擊惡意侵權的司法導向。
為了司法護航雄安創新高地建設,雄安中院多次組織召開創新型企業座談會,精準對接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傾聽創新型企業心聲。針對新區數據產業拔節生長的態勢,雄安中院還進一步加強數據司法保護調查研究,曾作為全國法院唯一代表,參加最高法院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聯合舉辦的中德“數字時代的數據法律保護”研討會,就“知識產權糾紛中的數據保護司法實踐案例”作專題發言并參與研討,取得良好效果。
創新審判機制,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能
“小額訴訟程序是民事訴訟法中簡易程序的‘瘦身版’,具有高效便捷、終局解紛的優勢……”近日,在雄縣人民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里,訴服人員正在向前來立案的當事人講解小額訴訟程序的制度優勢。
近年來,我省法院持續推廣知識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進一步推進繁簡分流,縮短知識產權案件訴訟周期。2022年,省法院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出臺《關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工作指引(試行)》,通過簡化庭審程序、規范文書制作、優化送達程序,提高司法程序質量,大幅縮短知識產權糾紛耗時。2024年,全省法院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近50%,平均結案時間50余天,當事人訴訟成本相較普通案件減少近一半,充分體現了小額訴訟程序便捷高效優勢。
為解決技術事實查明難問題,省法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引入技術調查官參與知識產權訴訟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分三批選定技術專家50余人,建立技術調查官人才庫。雄安中院積極落實技術調查官制度,2024年,在涉發明、實用新型專利、計算機軟件專利權等20余件案件中引入技術調查官,有效解決技術事實查明難問題,促進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公正高效審理。
我省法院全面推進落實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雄安中院將知識產權審判庭加掛在綜合審判庭,統一歸口審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高效配置司法資源,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整體效能。雄安中院聯合公、檢部門會簽文件,由容城法院統一管轄轄區內知識產權一審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統一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裁判標準,增強司法公信力。
為促進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省法院與河北省貿促會等共同簽署《關于建立完善涉外商事糾紛訴調對接、訴仲銜接機制的合作備忘錄》,建立訴調對接和訴仲銜接等工作機制。雄安中院細化合作協議,通過知識產權委派調解、特邀調解、司法確認、訴仲對接等方式,努力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加多元的知識產權爭議解決機制。
深化協同保護,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為形成知識產權保護整體合力,全省法院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做好橫向工作銜接,做實知識產權保護“三協同”機制,即構建京津冀三地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同機制、“一中院三中心”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與雄安新區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部門協同合作機制。
省法院牽頭與京津高院會簽協作框架協議,形成知識產權審判質效提升、司法資源信息共享、會商聯動等九大協作機制。雄安中院進一步細化舉措,推動框架協議落實落地,會同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天津三中院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健全多方參與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機制。該機制獲評河北省2022年度“十大法治成果”。
三地法院還聯合舉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討會,匯聚四級法院法官、知識產權學界與實務界專家學者,共議數字經濟知識產權保護前沿問題,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容城縣人民法院與北京互聯網法院、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聯合簽署《加強版權司法保護及治理合作框架協議》,并舉辦研討會,推動京津冀版權保護及糾紛源頭治理工作協同發展。
2022年4月,雄安中院與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形成“一中院三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會商機制,搭建京津冀知識產權司法行政快速協同保護框架。雄安中院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協商,組建擁有專業技術背景和調解經驗的團隊,對接雄安中院訴前委派、訴中委托案件的調解工作,積極拓展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新渠道,構建司法協同審判、人才互相流通、案件多元化解的“三維”保護體系。
為進一步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激發雄安新區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活力,雄安中院加強與新區行政職能部門協同合作,于2024年4月設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中心,通過細化深化合作協同,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有機銜接。他們還共同組織開展重點企業走訪調研和知識產權熱點難點問題研究,開展普法宣傳和維權服務,打造優質高效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激發創新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征途回望千山遠,前路放眼萬木春。河北法院將以成立雄安知識產權法庭為契機,堅定信心、開拓奮進,為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來源:河北法治報
作者:李勝男 劉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