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持續了三年多的俄烏沖突出現戲劇性變化:烏克蘭在焦慮和緊迫中急于結束沖突,俄羅斯則在滿血復活中對烏軍大舉進攻!
有媒體報道,就在4月14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在過去一天,也就是4月13日,俄軍在多個方向打擊了烏軍軍工企業車間、軍用機場和基礎設施、武器彈藥庫等目標。
與此同時,俄軍防空部隊還攔截了烏軍數十枚航空炸彈、火箭彈等,并擊落了200余架烏軍無人機。
除此之外,俄軍在4月13日當天,還使用“伊斯坎德爾-M”導彈,對烏克蘭蘇梅市的烏軍指揮人員會議地點實施了打擊,打死超過60名烏方軍人。
4月1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4月以來,俄軍已向烏方投放了2000余枚航空炸彈,發射了約60枚各類導彈,其中包括彈道導彈。
澤連斯基稱,俄軍在4月13日當天,襲擊了烏克蘭蘇梅市,造成34人死亡、100余人受傷。
在例舉了俄軍對烏軍摧枯拉朽般的雷霆攻擊后,4月15日,作為烏克蘭總統的澤連斯基,又在社交平臺上大談盡快無條件結束俄烏沖突,真正實現俄烏兩國的永久和平。
對此,澤連斯基主動對外發聲,對34天前烏克蘭對美國提出的全面無條件停火提議作出積極回應。
在澤連斯基看來,烏克蘭成了追求正義,尋求長久和平的國家,而俄羅斯則一直公開拒絕停火,仍然執意繼續沖突。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國家宣傳機構正為其民眾灌輸“外交手段不會帶來任何成果”的觀念,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莫斯科方面無所畏懼。
澤連斯基說,如果俄羅斯沒受到足夠強大的外部壓力,他們(指俄羅斯)就會繼續做他們習慣的事情——繼續發動“戰爭”。
澤連斯基表示:“我們都希望這一切結束。和平是必須的,且必須是持久的。
正因如此,烏克蘭始終以建設性態度與伙伴合作,通過一切可能帶來安全、恢復和平的形式開展工作。”
澤連斯基稱:“我們隨時準備好快速實現和平,烏克蘭從未渴望過這場沖突,哪怕一秒鐘都不曾有過。當沖突結束時,世界將清楚地知道:這一切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俄羅斯曾被迫接受和平。”
澤連斯基說:“俄羅斯在2014年就踏上了烏克蘭土地。對所有人而言重要的是,這場戰爭不會持續更多年頭”。
針對澤連斯基急于渴望實現永久和平的愿望,有人表示,澤連斯基這時候開始以受害者的身份來說自己不想打仗了,可他也不想想,就在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的這三年時間里,烏克蘭撕毀了多少與俄羅斯談判達成的協議,連參與談判的烏克蘭代表都被烏方公開殺死。
與此同時,烏克蘭還參與了許多把俄羅斯排除在外的關于俄烏沖突的國際會議,每每想到這些,當時的澤連斯基可是亮麗光鮮,風光無限,得意洋洋。
可時到如今,當俄烏沖突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再加上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等一系列“騷操作”驚動世界,使俄烏沖突在全球輿論中變得越來越冷清和被淡化,盡管還有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支持,可還是越來越不被國際社會所待見。
再加上俄軍對烏克蘭的反擊越來越猛烈,越來越勢如破竹,澤連斯基對長久和平解決俄烏兩國沖突,理所當然就越來越迫切,越來越渴望,甚至到了“一分鐘也不能等待”的地步。
對此,有人說,澤連斯基之所以如比渴望長久和平,迫切希望與俄羅斯實現和解,結束俄烏沖突,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隨著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心目中的地位不斷下降,利用價值被弱化,撫今追昔,過去被美國前總統拜登視為“明珠”和“寶藏”的澤連斯基,已逐漸失去往日的光鮮與亮麗,利用價值漸失,“門可羅雀”與被冷落和被忽視的現象開始顯現。
二是隨著美國和歐洲國家對烏克蘭軍援的減少,尤其是美國逐漸停止對烏克蘭的軍援后,澤連斯基的絕望之情油然而生,再加上國際形勢波詭云譎,風云變幻,渴望與俄羅斯結束沖突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強烈,一天比一天急迫。
有人說,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別說是尋求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就是掏錢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都不一定能買到。
就在前天,也就是4月15日,澤連斯基還曾表示,準備花150億美元向美國購買10套愛國者防御系統,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居然遭到特朗普拒絕,似乎就在一夜之間,烏克蘭的天都塌了。
三是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大舉進攻,在澤連斯基看來,烏克蘭軍隊似乎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如果照這樣繼續打下去,烏克蘭就更會“國破山河碎”,只有被俄羅斯挨打的命,從而使烏軍精疲力盡,傷亡慘重,失去民意基礎。
當然,澤連斯基渴盼結束俄烏沖突,可能還不止上述這幾方面的因素,也還有其他一些不被人所知的原因。
然而,不管怎么說,作為之前一心一意要堅持持續與俄羅斯一決高下立判,繼續與俄羅斯戰斗到底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總算認清了形勢,有了愿意持久和平的愿望,這一點也是被一些人所肯定和贊許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