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如鑫淼
大同市中級人民法院
在歷時近兩年的“訴訟長跑”之后,山西《訂婚強奸案》終于塵埃落定。
據媒體此前報道,因為被控強奸主人對象王某某,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3年12月25號上午,訂婚強奸案一審宣判。被告人席某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2024年3月28號,該案所涉婚約財產糾紛案一審宣判,依法判決駁回原告席某某要求女方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
今年4月16號,也就是昨天,山西省大同市中級人民法院。 依法對上訴人席某某強奸案公開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同日,本案所涉婚約財產糾紛案二審宣判。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與此同時,山西大同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該案的審判長接受記者采訪,回應社會關切。
該案審判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被告人席某某的母親作為辯護人,多次擅自把涉及被害人個人隱私的信息發布到網上,侵犯了被害人隱私權。
二審期間,法院依法對其進行了訓誡。與席某某家人主動爆料接受采訪形成不同的是,被害人一直選擇是相信法律。 在案件的整個審理過程中,謝絕所有媒體的上門采訪,拒絕輿論炒作。
相信法律的天平
事實上,這個案子在審理過程中,已經有不少網友就質疑席某某家人的做法,導致各種消息和各種質疑聲滿天飛。很多都已經超出了客觀理性范疇。
好在法院堅守住了底線,既接受了輿論監督又防止了輿論干擾司法,使得這個案子判決結果有理有據,經得起法理情的檢驗,當得起“公平公正”這4個大字。
尤其是在案件一審、二審宣判之后,法院能夠兩次主動站出來在法律的框架之內,以公開的方式積極回應輿論關切和社會質疑,用大量的證據和事實來答疑解惑,澄清了謬誤。普及了常識,傳遞出法治理念,保障了公眾的知情權,在輿論場中發揮出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被害人
這種教科書式的應對,值得相關法院借鑒和效仿。如今,被告人的母親被依法訓誡。那么,輿論場上那些謠言制造和推波助瀾者、網絡暴力者、人肉搜索者是不是也該“出來走兩步”呢?
“法不責眾”不是擋箭牌,如何對這些不法分子進行實質性的懲戒與震懾,考驗著司法智慧。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