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長期被叫做美金。
這個叫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早年美元按照一定比例可以兌換黃金,說得更形象一點,美元那張綠紙就是“可穿戴”的黃金。但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為了應對美國“大蕭條”,不得不暫時廢除了金本位,禁止美元與黃金自由兌換。
二戰后,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又搞出一個布雷頓森林體系,讓美元與黃金掛鉤。注意,掛鉤并不等同于自由兌換。事實上,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天量的美元根本找不到那么多黃金兌換,掛鉤其實是裝裝樣子。
到了1971年,美國人裝都不裝,尼克松總統直接宣布美元與黃金徹底脫鉤。黃金是黃金,美元是美元。支撐美元的不再是黃金,而是國家信用,美元變成了全球最大的信用貨幣。
既然是信用貨幣,信用就是它的命根子。1971年后的絕大部分時間內,美國堅守了信用,美元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值得信賴的貨幣——尤其是跟盧布相比。
盧布自1971年來貶值了20萬倍,而那時的美元留到現在,雖然也有貶值,但仍然是“老錢”,而不是廢紙一張。
到了2025年川普上臺,美元的命運可能要來一個“盛極而衰”“亢龍有悔”的大逆轉——川普在俄烏戰爭和關稅問題上的所作所為,正在埋葬美國兩百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國家信用。
助紂為虐,翻云覆雨,哪有一絲負責任的大國風范?
向來親美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都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們所認識的西方已經不存在了。
如果孔子在世,他一定會說如今的美國“禮崩樂壞”。
一個最直白的證據就是,黃金價格不斷上漲,2025年4月17日,國際現貨黃金突破3350美元/盎司——1971年美元與黃金掛鉤的比例是,35美元/盎司。
人們對黃金的信賴超過美元。
缺乏信用支撐的美元,就是一款普通的鈔票,盡管老美還是世界第一大國,但世界各國不再無條件地相信美國的擔當......美元,實在不適合叫做美金。
圖片
最后說點搞笑的。
川普和萬斯,他們面對公眾時都有化妝的習慣。
萬斯畫眼線,不是“丟人現眼”的“眼現”,而是女性化妝包里的眼線筆畫出來的。我實在無法想象這位嘲笑中國人是“鄉巴佬”的美國副總站在鏡子前小心翼翼畫眼線的畫面。
川普不畫眼線,但會在臉上涂粉底液,并且偏愛古銅色,因為他覺得這種顏色顯得很有男子氣概。但我對這種顏色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他的深層動機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往臉上貼金的事還是少干為好,因為遲早要黃。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