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大新聞,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把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一口氣提到了245%!這數字聽著就嚇人,相當于原來賣100塊的東西現在要交245塊的稅。
白宮那邊還放出話,說中國賺了美國太多錢,必須趕緊簽協議。
可咱們這邊壓根沒慌,早就撂下話:要談隨時歡迎,要打絕對奉陪!
您猜怎么著?美國現在自己先扛不住了。
集裝箱碼頭空蕩蕩的,貨船訂艙量直接"凍結",波音飛機也被咱們暫停接收。
特朗普急得在社交平臺跳腳,說中國"違約",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關稅大棒揮得越狠,美國老百姓的菜籃子就越遭殃。
超市里中國產的日用品漲得飛起,老百姓賬單眼看著翻倍,這哪是打貿易戰,簡直是給自己人上刑!
新加坡那位資深政治家李顯龍說了大實話:就算不是特朗普,換個人當總統照樣得跟中國干仗!為啥?美國現在看中國就跟看眼中釘似的,從軍事到科技,從金融到貿易,十八般武藝全使上了。
南海搞軍演,芯片搞封鎖,抖音都要封殺,連"產能過剩"這種新詞都編出來了。
可折騰來折騰去,中國該發展照樣發展,5G基站都建到歐洲去了,新能源汽車賣遍全世界,你說氣人不氣人?
要我說啊,美國這就是得了"霸權焦慮癥"。
當年蘇聯那么橫,美蘇還能保持點體面,大使在華盛頓一住25年,兩邊見面該握手還握手。
現在倒好,特朗普這頭上午說的話,下午就能吞回去,跟小孩過家家似的。
別說中國了,連他們自家企業都被折騰得夠嗆。
特斯拉老板馬斯克前幾天還吐槽,說關稅搞得成本暴漲,再這么下去工廠都要搬走了!
看看美國現在這局面,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們總想著用老辦法壓制中國,可時代早變了。
中國現在手里攥著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完整的產業鏈,還有上億吃苦耐勞的工程師和工人。
美國加關稅?咱們轉頭就跟東盟簽協議;美國搞科技封鎖?華為直接把5G手機做出來了;美國拉歐盟搞制裁?結果德國車企排隊來中國建廠。
這哪是遏制中國,分明是在幫中國開拓新市場!
說到底,中美這局棋走到今天,早就不是關稅能解決的事了。
李顯龍看得透徹,這就是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的結構性矛盾。
美國想永遠當老大,中國要推動多極化,這兩個愿景壓根不兼容。
但歷史規律擺在那兒,沒有哪個國家能永遠稱霸,當年日不落帝國不也縮回英倫三島了?可惜美國政客們現在還活在冷戰夢里,總想著用軍事同盟、技術壁壘這些舊招數來困住中國,殊不知新時代的競爭,拼的是產業鏈、創新力和民心向背。
最要命的是,美國現在內部已經亂成一鍋粥。
民主共和兩黨平時斗得你死我活,唯獨在打壓中國這事兒上出奇地團結。
可這種團結是病態的,就像得了重病的人不去治病,反而拼命吃止疼藥。
他們不敢正視國內基建老化、產業空心化這些真問題,只能把中國當替罪羊。
結果就是關稅越加越高,通脹越來越猛,老百姓怨氣越來越大,這惡性循環眼看著就要爆雷!
倒是咱們中國這邊,始終保持戰略定力。
你加關稅我就產業升級,你搞封鎖我就自主創新,你拉小圈子我就廣交朋友。
這招以柔克剛玩得漂亮,既沒掉進軍備競賽的陷阱,又沒耽誤經濟發展。
現在全世界都看明白了,跟中國脫鉤就是自斷生路,連美國企業都在偷偷跟中國做生意。
前兩天還有消息說,蘋果CEO庫克又跑來中國談合作,這臉打得啪啪響!
不過話說回來,貿易戰打到這個份上,想徹底平息確實難。
就像兩個人打架,一個總想著把對方按在地上摩擦,另一個已經練出八塊腹肌,這時候喊停哪有那么容易?但長遠來看,合作共贏才是正道。
中國從來沒說要取代誰,咱們提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可惜有些國家還轉不過這個彎,總把崛起當成威脅。
要我說啊,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兩個大國。
與其互相傷害,不如各展所長。
中國負責造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負責印鈔票買買買,這不挺好嗎?
歷史的車輪終究向前。
那些逆流而動的關稅大棒,那些損人不利己的封鎖政策,終將被時代拋棄。
當美國老百姓發現中國電動車又便宜又好用,當歐洲國家用上華為的6G技術,當東南亞國家坐著中國援建的高鐵穿梭往來,所謂的"遏制戰略"就會變成教科書里的笑話。
這個世界終究要回到合作的正道上,畢竟誰也不想活在互相加稅的"冷戰2.0"時代。
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但咱們要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這話,五年前可能還有人嗤之以鼻,現在看看"一帶一路"的朋友圈,答案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