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怎么說呢?特朗普就像一個不認輸的孩子,用我們中國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老頑童!特朗普明明知道美國在全球發起的關稅戰,毫無勝算可言,卻依然不愿作出改變。
特朗普將關稅包裝為"經濟革命",宣稱要終結"美國當冤大頭的時代",這種敘事契合其"反建制派"形象。通過強調"短期陣痛換取長期收益",試圖將經濟動蕩轉化為"改革陣痛",維持核心支持者對其"強硬改革者"的認同。但德克薩斯州因汽車關稅流失3.2萬崗位,暴露政策與選舉承諾的矛盾。
高盛集團的預警報告揭示了更殘酷的真相: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多支出4300美元。在得克薩斯州的沃爾瑪超市,一罐墨西哥產可樂的價格從0.99美元飆升至1.49美元,主婦們不得不把“囤貨清單”從牛排轉向通心粉。這種“關稅通脹”正在吞噬中產階級的工資單,更諷刺的是,美國政府征收的關稅中,竟有62%由本國進口商承擔。
不僅僅是美國民眾生活成本激增,美國很多企業也積極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陷入困境當中。從制造業巨頭到零售業龍頭,從地方小企業到全國性商會,多方勢力正以訴訟、游說、公開警告等方式向白宮施壓。這場危機的核心在于關稅政策的反噬效應已突破經濟臨界點,導致企業生存危機、供應鏈斷裂、政治聯盟分裂。
美國商會調查顯示,37%的小企業主表示現有關稅已威脅其生存,部分企業關稅成本激增至訂單金額的6倍。例如,佛州一家文具企業因關稅年成本達100萬美元,被迫漲價30%,卻面臨消費者抵制,直言“熬不過短期陣痛”。類似案例在鋼鐵、汽車零部件行業普遍存在,導致15萬人面臨失業風險。
關稅推高了美國的物價,美國亞馬遜平臺近千款商品均價上漲29%,中低端消費品漲幅達47%。消費者支出下滑與物價飆升形成“雙重打擊”,加州港口集裝箱預訂量同比暴跌45%,物流癱瘓加劇商品短缺。沃爾瑪、塔吉特等零售巨頭警告,若關稅持續,未來數周貨架將清空,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此前美聯社更是直言,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擾亂商業活動的影響,美國經濟一季度按年率計算萎縮0.3%,為三年來首次下滑。這是美國企業試圖在特朗普征收巨額關稅前大量進口外國商品促使進口激增導致的。
現在美國企業要求政府停止單邊關稅政策,回歸多邊貿易框架,降低供應鏈成本并穩定市場環境。若特朗普繼續強硬路線,可能加劇國內經濟衰退風險,并引發更廣泛的政治與法律對抗。
更有英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已使美國經濟崩潰,而更糟糕的還在后頭。英國媒體已經表明了態度,那就是全方位的看衰美國未來的經濟走勢。
昨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罕見打破政治中立傳統,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定性為"戰爭行為"。他援引美國250年發展史指出,從"棉花-煙草經濟"到工業強國,自由貿易才是立國之本,而如今將貿易工具化不僅違背歷史規律,更會導致"75億人對美國不滿、3億人自我陶醉"的全球孤立局面。
巴菲特作為全球投資大師,他所說的話,在全球都會引起巨大的反響力!連巴菲特都不看好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我真的想不明白特朗普還有什么理由堅持?
怎么說呢?特朗普的算盤打得震天響。通過關稅增收6000億美元填補財政黑洞,用貿易壁壘逼制造業回流。但現實給了總統先生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之前就說過,特朗普團隊在全球發起關稅戰,本質就為了搞錢,從而維持美國政府的正常運轉。但如今形勢對美國越來越不利,特朗普團隊很快將無牌可打,為什么說特朗普團隊很快將無牌可打?
因為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對內美國政府債務高企,新的美債無人接盤,美國內近期還在持續爆發反特朗普游行。在國際上,與美國交好數十年的盟友體系開始瓦解,比如說歐盟、加拿大!就連日本最近也對美作出了強硬反擊,認為美國對日本的關稅政策十分不友好。
當特朗普在集會上高呼“讓美國再次偉大”時,他或許該聽聽底特律汽車工人的真實心聲:“我們不要當世界警察,我們只想與中國進行貿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