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49
“自閉癥孩子永遠不會工作,不會交稅,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永遠不會自己上廁所。”
4月16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再度發表一系列 “驚人言論”,并聲稱自閉癥是“可以預防的”。
這番言論在美國引發眾怒,很多網友更是怒斥肯尼迪的言論對于自閉癥人士來說是侮辱性的嘲諷。
肯尼迪在發布會上還重申,“到9月,我們將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自閉癥的流行。” 并表示,要調查引發自閉癥的“環境毒素”。
整理|秧子
編輯|Jarvis
自閉癥可以預防?
4月17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出席了其上任以來的第一次正式新聞發布會。
這次發布會的一方面是要正式公布美國疾控中心前日發布的最新的自閉癥發生率,即全美2022年8歲兒童的自閉癥發生率已上升到1/31。
另一方面,小肯尼迪也是要在這個發布會上發出他的疑問:為什么自閉癥發生率越來越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事情僅僅到此,基本上也就是個正常的發布會。
但作為一個堅信疫苗是導致自閉癥發生率激增的元兇的資深反疫苗人士,小肯尼迪在這次發布會上,發表了一系列反科學、反常識的言論。
小肯尼迪在介紹完CDC報告中的數據后,就開始了堪稱瘋癲的發言:
“自閉癥是流行病。”
“自閉癥是可以預防的。”
“自閉癥破壞家庭。”
“很多兒童本來功能健全,但因為受到一些環境影響而退步,在兩歲時患上了自閉癥。”
然后他拋出本場發布會上最雷人的言論:
"這些孩子永遠不會納稅,他們永遠不會有工作,他們永遠不會打棒球,他們永遠不會寫詩,他們永遠不會出去約會。"
并聲稱"他們中的許多人永遠無法在無人攙扶的情況下使用馬桶。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正在這樣對待我們的孩子,我們必須結束這種狀況"。
一石激起千層浪
小肯尼迪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
尤其是對自閉癥人士的處境的描述,被美國媒體認為與白宮為4月2日 "世界提高自閉癥意識日" 發布的公告相左。該公告稱:"盡管面臨挑戰,患有自閉癥的美國人已經并將繼續為我們的國家和世界做出杰出貢獻。
一位自閉癥孩子的母親對肯尼迪的言論極為不滿,“我覺得這真的會傷害自閉癥群體。他們沒有疾病,自閉癥也不是一種流行病,我不需要任何人來改變他們。”
美國多個知名的自閉癥公益和倡導組織聯合發聲,針對小肯尼迪的言論,重申了三條原則:
01
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癥
02
自閉癥譜系障礙群體應當獲得尊嚴、尊重和切實支持
03
政策指導須以證據為基礎
多個公益組織聯合發表聲明
彼得·霍特茲(Peter Hotez)是一名醫生、疫苗科學家,也是《疫苗沒有導致瑞秋的自閉癥》的作者,他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了自閉癥女兒瑞秋的狀態,并直接反駁了小肯尼迪的說法:
“我的成年女兒瑞秋每天工作、納稅、交朋友、喜歡看電影、聽糟糕的音樂(據我所知),她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他認為,美國衛生與健康部已經”完全喪失了人性、同情心和求知欲”。
霍特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反駁小肯尼迪(圖片來源:X)。
而小肯尼迪聲稱“自閉癥可以預防”,更是激怒了科學家群體。肯尼迪在發布會上聲稱“對遺傳因素的研究是死胡同”,認為"基因不會導致流行病",并表示"你需要一種環境毒素"。
很多科學家直接用“荒謬(ridiculous)”來形容小肯尼迪的發言,因為"自閉癥不是傳染病,所以我們無法采取任何預防措施”。
著名自閉癥專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和自閉癥研究員凱瑟琳·洛德表示,“自閉癥與遺傳有明顯的關系,這一點毋庸置疑,問題是,會不會是有自閉癥遺傳風險的人接觸了某些環境因素,然后導致了自閉癥?”
小肯尼迪似乎并沒考慮這種可能,他的計劃是“委托開展研究,以確定環境毒素是造成該病發病率上升的原因”,并重申他將在9月之前得到“一些答案"。
“大概三周內,也可能是兩周,我們將宣布一系列新的研究,以確定導致自閉癥的環境毒素,我們會盡快給美國人民一個答案。”
雖然肯尼迪聲稱會有數百位自閉癥研究專家加入該計劃,但美媒調查顯示,全美20余名頂尖自閉癥研究者、甚至作為自閉癥研究資金主要分配機構的IACC(機構間自閉癥協調委員會)都聲稱對該研究計劃一無所知。
環境“毒素”真會導致自閉癥?
小肯尼迪聲稱,前述的研究將特別關注1989年前后進入環境中的毒素,并認為自閉癥變成 "流行病 "就是從那一年開始的。
他列出了霉菌、殺蟲劑、食品添加劑、藥物(含疫苗)和超聲波等五大環境毒素,并聲稱今年9月會給出“初步答案”。
肯尼迪宣布調查5種環境毒素(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來看看被他列為調查對象的5種“毒素”,以及現有的證據是不是支持僅僅是因為這些環境因素導致了自閉癥的激增。
01
霉菌
肯尼迪從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獲悉,“接觸霉菌及霉菌毒素可直接作用于神經系統,或通過激活免疫細胞間接產生影響,從而可能導致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等神經發育障礙。”
但這一結果并未證明霉菌和自閉癥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02
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被列入調查對象的原因尚不清楚。迄今為止,此類添加劑與ASD的關聯仍不明確。2020年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食用色素可能與ASD存在相關性,但無法明確其因果關系。
中佛羅里達大學2019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孕期攝入含防腐劑丙酸(PPA)的加工食品可能與ASD存在潛在關聯——該物質可能干擾胎兒大腦在妊娠期間的發育進程,但并未明確這種關聯。
03
農藥
至于農藥,是因為去年一項針對西班牙南部地區的研究發現,農藥使用量較高的區域ASD患病率顯著上升,提示環境中農藥暴露水平升高可能與自閉癥存在關聯。
該研究還提示,由于人體內農藥濃度會隨年齡增長而累積,因此,高齡產婦與子女自閉癥風險升高的關聯性更為顯著。此外,生活方式、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水平、種族或性別等混雜因素,都可能造成對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
04
疫苗
盡管肯尼迪未明確將疫苗列為自閉癥的潛在誘因,但他表示將對“藥物”(含疫苗)與自閉癥的關聯性展開調查。
他最近剛任命著名的反疫苗學者大衛·蓋爾主導一項研究,要求其重新審查已被證偽的韋克菲爾德研究——該研究聲稱麻疹、腮腺炎和風疹(MMR)疫苗與自閉癥相關。
然而,無論是孕期常用藥物,還是包括MMR在內的各類疫苗,均未被證實與ASD存在關聯。
05
超聲波
超聲波的入選實屬意外,原因是肯尼迪認為,自閉癥發病率上升與超聲波技術的普及存在“時間線吻合”(該技術于20世紀60至70年代開始在產前護理中廣泛應用)。
然而,多項研究證實,超聲波檢查與ASD之間并無關聯。美國婦產科學會也強調,沒有證據表明超聲波檢查對發育中的胎兒有害。
科學家們對小肯尼迪這種把自閉癥當流行病、并認為是環境因素導致其“大流行”的做法嗤之以鼻,認為基本上是“重新發明車輪”的舉動。
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大衛·曼德爾(David Mandell)說,研究人員最好研究自閉癥的遺傳因素,并資助開發新的服務,為自閉癥患者提供支持。
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被引導去錯誤的地方尋找答案,在錯誤的方向投入資金。”
參考資料
1.
2.
3.https://edition.cnn.com/2025/04/10/health/kennedy-autism-causes/index.html
4.https://www.msn.com/en-us/health/other/rfk-jr-wants-to-find-the-cause-of-autism-heres-what-people-in-the-autism-community-think/ar-AA1D2NPJ?ocid=BingNewsSerp
5.https://www.nytimes.com/2025/04/16/us/politics/rfk-jr-autism.html
6.https://autisticadvocacy.org/2025/04/leading-autism-organizations-release-joint-statement-on-upholding-scientific-integrity-and-supporting-the-autism-community/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