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堡港的業績增長中,中國作為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地位愈發凸顯。
2024年,全球經濟局勢復雜多變,諸多挑戰接踵而至,港航物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考驗。然而,漢堡港在集裝箱吞吐量和鐵路運輸量方面,依然取得了顯著增長,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根據漢堡港營銷協會(HHM)發布的數據,2024年,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78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0.9%。其中,集裝箱重箱吞吐量占比87%,達到68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2%。
漢堡港營銷協會首席執行官Axel Mattern在接受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2024年度的業績表明,漢堡港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托運人將漢堡港視為可靠的合作伙伴,這進一步鞏固了我們在全球物流鏈中的地位。”
在漢堡港的業績增長中,中國作為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地位愈發凸顯。2024年,漢堡港與中國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了0.7%,達到220萬標準箱,占港口總吞吐量的近三成。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中德貿易的深厚根基,更凸顯了漢堡港在中德物流鏈中的重要地位。
在全球物流業面臨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漢堡港是如何實現業績持續增長,未來又將如何推動漢堡港與中國這一重要市場的持續發展?為此,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專訪了Axel Mattern。
業績逆勢增長
2024年,作為歐洲重要的物流樞紐,漢堡港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依然展現出了穩健的運營態勢。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78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0.9%,這一成績在嚴峻的全球經濟環境下顯得尤為難得。
漢堡港營銷協會首席執行官Axel Mattern
漢堡港的業績增長,得益于多方面努力。Axel Mattern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分析稱:“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的小幅增長,部分得益于漢堡碼頭的良好表現。一方面,持續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改造,提升了碼頭的運營效率,這一點在市場中得到了體現;另一方面,2024年新開通的班輪服務也發揮了作用。”
在自動化改造方面,Axel Mattern介紹說,目前,漢堡港的自動化流程已經較為成熟,其中一個例子是一款名為 passify的應用程序,它能讓卡車司機安全高效地進入碼頭。
此外,2025年年初,集裝箱碼頭Burchardkai(CTB)的三座新型自動化堆場已正式投入運營,目前該碼頭的電動化堆場總數增至22座,進一步鞏固了漢堡港作為歐洲樞紐的地位。 現 代化的碼頭設備和高效的裝卸系統,使得船舶停靠時間縮短,貨物周轉速度加快。此外, 集裝箱碼頭Altenwerder(CTA)已經接收了三臺新的現代化遠程控制集裝箱龍門吊,這是漢堡港一個重要的技術里程碑。
漢堡港近年來積極推進數字化改造升級,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實現了港口運營的智能化管理。Axel Mattern表示,漢堡港自20世紀末就開啟了數字化改造之旅,目前正持續致力于自動化產品的研發,不斷完善細節,鞏固并提升港口自動化水平。
此外,2024年,漢堡港新增包括MSC北歐至亞洲快航、與上海港共建的綠色航運走廊首條實踐航線、中遠海運集團的中歐陸海快線延伸服務、赫伯羅特北極圈航線在內的多條班輪航線,這些航線提升了漢堡港對全球供應鏈的覆蓋能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歐洲核心樞紐港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鐵路運輸在漢堡港的腹地運輸中,繼續占據主導地位。2024年,其鐵路運輸量達到4620萬噸,同比增長1.3%,占集裝箱運輸總量的50.2%。Axel Mattern強調:“這凸顯了我們作為歐洲最大的海鐵聯運港的地位,并鞏固了漢堡港的市場領導地位。”
他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進一步分析稱:“漢堡港是歐洲最大的鐵路港,貨物和商品在這里能夠高效地從船上轉運到火車上,每周大約有2000個集裝箱列車往返于漢堡。我們的鐵路網絡非常高效,并且由于電氣化,環保性遠超其他運輸方式。隨著企業對環保的日益重視,鐵路運輸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雖然在紅海危機的影響下,停靠漢堡港的“巨無霸”集裝箱船數量減少了,但停靠漢堡港的超大型船只單次吞吐量卻大幅增加,這使得“巨無霸”集裝箱船的平均吞吐量遠超10000標準箱,相當于增加了20%以上。
展望未來,漢堡港表示,盡管國際形勢依然不穩定,但該港在2025年年初迎來了多條新航線,包括達飛和ONE的南北美洲航線,以及雙子星聯盟的印度航線。這些新航線的開通,為漢堡港的未來發展帶來了積極信號。
深化與中國的合作
中國作為漢堡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2024年雙方之間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0.7%,達到220萬標準箱。這不僅鞏固了雙方的合作關系,也凸顯了中國市場對于漢堡港的重要地位。
對于雙方未來發展,Axel Mattern表示:“漢堡港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依然穩固,2024年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反映了雙方這一合作伙伴關系持續的重要性。展望未來,我們預計在可靠的貿易流量和物流、數字化方面持續合作的支持下,漢堡港與中國的關系將進一步發展。漢堡港也將繼續發揮作為歐洲重要物流樞紐的作用,不斷深化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為雙方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目前,漢堡港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涵蓋了多個領域,從傳統的集裝箱運輸到現代物流服務,雙方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Axel Mattern介紹稱:“在漢堡港與中國合作的案例中,中遠海運集團對Container Terminal Tollerort(CTT)碼頭的投資尤為典型。這一投資不僅加強了漢堡港作為中歐貿易樞紐的地位,還顯著提升了港口的運營效率和韌性。”他認為,此類合作伙伴關系充分彰顯了長期合作的益處,為漢堡港的持續發展和中歐貿易的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漢堡港與中國主要港口之間的航線,在貨物吞吐量、船舶運營、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均表現良好,為中歐貿易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Axel Mattern表示,漢堡港通過廣泛的定期班輪服務,與中國主要港口保持著良好的連接。這些航線目前運營穩定,確保了貨物吞吐量的穩定和運輸的高效。盡管由于紅海危機,許多船舶改道好望角,導致運輸時間延長,但船公司已經調整了時間表,以保持服務的可靠性。
漢堡港是歐洲最大的海鐵聯運港之一,其自動化流程和數字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貨物的裝卸和轉運效率。
“漢堡港與中國市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這得益于穩定的集裝箱流量和高效的物流連接。作為海港,漢堡港的角色是提供優質的基礎設施和可靠的服務,以促進貿易。盡管全球貿易動蕩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著貨運量,但漢堡港仍然是中歐貿易的關鍵樞紐,提供成熟的運輸路線和強大的內陸連接。”Axel Mattern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分析道。
他強調,漢堡港始終樂于加強與中國港口和物流公司的關系。現有合作伙伴關系在不斷深化,漢堡港希望在推動全球貿易效率、可持續性和創新領域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合作。
錨定綠色轉型發展
在追求業務增長的同時,漢堡港也積極投身于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2024年,漢堡港和上海港聯合宣布建設上海港-漢堡綠色航運通道,這一舉措反映了漢堡港支持航運能源轉型的決心。
Axel Mattern強調:“海運脫碳是全行業共同面對的挑戰,無法僅靠港口單獨完成。為此,漢堡港選擇與上海港合作,共同推進綠色航運通道建設。在綠色能源港口轉型方面,漢堡港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包括全面提供岸電設施,為未來可能的替代燃料如氨、甲醇或氫氣做好準備。漢堡港和上海港在這些領域緊密合作,共同致力于降低碳排放,推動全球航運業向可持續發展轉型。這些合作不僅有助于實現環保目標,也符合全球航運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具體而言,在岸電設施的建設上,漢堡港處于歐洲領先地位。自2024年4月起,大型集裝箱船也可以獲得該服務,最初是在歐門集團(Eurogate)旗下的Container Terminal Hamburg(CTH)碼頭,這使漢堡成為歐洲第一個為這兩種類型的船舶提供岸電的港口。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旗下的各個碼頭正在安裝岸電設施,中遠海運集團的一艘船已經在CTT碼頭成功完成了使用岸電的試運行。從2025年起,漢堡港將可以正式為大型集裝箱船提供岸電。
事實上,漢堡港很早就開始投入可再生能源的研發應用,并已經完成包括多艘船舶的LNG加注作業以及個別船舶的甲醇加注作業。目前,其正全力拓展燃料補給服務,計劃在2026年新增甲醇燃料補給站,并著手部署首個氨燃料補給點。此外,漢堡港還啟用了首個氫能港口物流試驗場以及配套加氫站,打造了首個在港口物流中使用氫能的燈塔項目。
漢堡港的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實踐,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也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提升綠色形象和競爭力,漢堡港能夠吸引更多注重環保的客戶,鞏固其在國際物流市場中的地位。同時,綠色轉型也為漢堡港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能源轉型和環保要求帶來的挑戰。
版權說明
本文刊載于《中國航務周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過留言,提供新聞線索,投稿可發送至hangwuzhoukan@126.com
本期編輯:Effy 審發:王禹
(點擊小程序卡片,查詢船東精品航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