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吃太多,國運也會被腐蝕!
如果戰國時代有最令人惋惜獎,齊國必定榜上有名。
這個作擁山東魚鹽之力,經濟富的流油的東方大國,明明手握王炸——林淄城人口超軍事實力號稱“技擊之師,戰如雷霆”。外交上甚至被秦國尊為東帝,與自己的西帝平起平坐。
可偏偏每到歷史轉折點,齊國總能精準踩坑。要么被五國聯軍打到只剩兩座城,要么在滅國關頭躺平投降,連掙扎的姿勢都懶得擺。
說到底這背后藏著一條暗線:Come齊國的命運竟是被海鮮和鹽腌入味的。
今天我們就從一條烤魚,一斗海鹽里扒開,起鍋躺平是王國的終極密碼。
一、地理陷阱,海鮮大亨的致命溫柔
齊國開局堪稱天選之子。
姜太公封其實周王室給的評價就倆字兒——窮山惡水。和姜子牙硬是憑商業頭腦,把窮山變成了鐵礦,銅礦。把熱水升級成魚鹽產業鏈。
齊國已是“膏壤千里,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臨淄城車水馬龍,市民揮汗成雨,連賭博業都發達得催生了“田忌賽馬”這種高端玩法。
什么問題就出在這兒——齊國人對海鮮的執念,堪比現代人對奶茶的依賴。
據《史記》記載,齊國漁民甚至發明了以魚換爵位的騷操作:捕獲珍稀海產者可直接升官。
這種海鮮至上的價值觀。讓齊國形成了一套詭異的經濟邏輯
這種“海鮮至上”的價值觀,讓齊國形成了一套詭異的經濟邏輯:
首先是魚鹽暴利,好農業擺爛。靠著海鹽壟斷和跨國海鮮貿易,西部躺著賺外匯,農民種地積極性暴跌,連軍糧都要進口。
更致命的是海鮮產業鏈養出了一群精神咸魚。當秦國在關中吭哧吭哧搞變法時,齊王正忙著舉辦國際海產品博覽會,用東海大暴雨宴請諸侯,順便炫耀自家的GDP。
這種“我有錢我驕傲”的心態直接導致齊國在戰國中期錯過改革窗口期——畢竟誰愿意放棄海鮮自由?去啃商鞅的硬窩窩頭。
二、外交作死,從東帝到自閉宅男。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派人給齊湣王送了一份大禮:尊他為東帝,自己當西帝,相約瓜分天下。
這操作好比現在某國突然宣布和死對頭組cp,驚掉列國下巴。
齊湣王樂得找不著北,當即準備稱帝禮服。謀士狐咺卻潑冷水:“咱齊國的核心競爭力是‘尊王攘夷’人設啊!和暴秦捆綁營銷,粉絲會脫粉的!”
果然,稱帝兩個月后,齊國被罵到自閉,灰溜溜取消帝號。但人設崩塌的代價遠超預期——五國聯軍伐齊的劇本就此埋下伏筆。
這場史詩級翻車背后,是齊國外交的三大作死操作:
1.吃獨食遭雷劈:滅宋國時吃相太難看,獨吞中原最富庶之地,惹得燕昭王暗中串聯五國,打出“替天行道”旗號。
2.盟友變仇家:曾與楚國約定“永世修好”,結果轉頭就偷襲楚國淮北鹽場,氣得楚王發誓“寧與秦共天下,不與齊分鹽”。
3.宅男晚期:田單復國后,齊國開啟“閉關鎖國”模式。長平之戰趙國哭求糧草,齊王建卻淡定嗑瓜子:“關我魚事?” 這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最終讓齊國成了戰國末期的孤家寡人。
第三章 權力海鮮飯:丞相后勝的“咸魚腐敗鏈”
如果說齊國的經濟是海鮮味的,那它的政壇就是一碗餿掉的海鮮炒飯。
末代齊王田建有個特殊癖好——收集長得像老媽(君王后)的妃子。丞相后勝精準抓住這點,從民間搜羅大批“君王后仿品”送進宮,成功讓齊王開啟“從此君王不早朝”模式。
更絕的是,這位奸相還開發出一條海鮮賄賂產業鏈:
收秦國的魚:每次秦國使者來訪,必帶關中少見的東海干貨,后勝笑納后就在朝堂吹風:“秦國是咱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啊!”
喂齊王的魚:用海鮮宴麻痹齊王,使其堅信“秦齊海鮮共同體”牢不可破。
賣齊國的魚:把齊國機密打包賣給秦國,價格按情報重量折算成等值黃花魚。
這套操作下來,當王翦之子王賁率軍壓境時,齊國文武百官的反應竟是:“打什么打?降了還能領五百里封地養海鮮呢!”
于是,這個曾讓樂毅苦攻五年不下的大國,連火牛陣都沒擺就舉了白旗。
第四章 心理陰影:火牛陣后的“PTSD”
公元前279年,田單在即墨城用火牛陣大破燕軍,堪稱戰國最燃逆襲。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場勝利反而給齊國種下亡國基因。
當時的情景有多慘?燕軍破齊七十余城,連祖墳都被刨了,齊湣王被抽筋剝皮掛在旗桿上。雖然后來田單復國,但這場集體創傷讓齊國患上嚴重PTSD:
戰略上:從此只敢蹲家里修長城,對外宣稱“防御性國策”,實際是“被害妄想癥”。
文化上:全民沉迷算命,出土的齊國竹簡里,《如何避免被五國圍毆》類攻略占據暢銷榜。
軍事上:火牛陣被神話成“一次性大招”,后來但凡打仗必擺火牛,連剿匪都要先問:“咱家牛夠嗎?”
最諷刺的是,當秦軍壓境時,齊國倉庫里還囤著三千頭火牛。但此刻的齊人早已沒了田單的血性,反而集體討論:“牛角綁刀多浪費?做成鐵板燒討好秦軍算了!”
尾聲:從海鮮盛宴到歷史剩飯
公元前221年,齊王建在共地餓得兩眼發昏時,或許會想起那個遙遠的下午:
他坐在臨淄海鮮酒樓,啃著炭烤鮑魚,對憂心忡忡的大臣擺手:“急什么?秦國遠著呢!再說,他們那窮地方,連海帶都要進口……”
而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現代產油國沉迷石油美元不愿轉型,像極了齊國依賴魚鹽。某國為短期利益背刺盟友,重蹈齊國“滅宋遭圍毆”覆轍。齊國斗雞走狗的臨淄城,與某些“躺平式內卷”的魔幻現實遙相呼應。
所以,下次涮海鮮火鍋時,不妨以史為鑒——千萬別讓眼前的生蠔,蒙蔽了詩和遠方。
(本文歷史線索綜合《史記》《資治通鑒》及多篇學術研究,細節考證參考戰國竹簡與考古發現)
聲明:本頁面所包含的視頻、圖片內容來源于第三方網站,我們尊重原創作者的勞動成果,并在此聲明無意侵占原視頻的版權。如有冒犯,請聯系刪除
部分場景為增強可讀性進行文學化處理,力求還原歷史現場,細節或有演繹,主線絕對保真。看官請勿較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