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已經反復證明,人才乃強國之本!很可惜,如今特朗普團隊正在摧毀美國這一根基。
我們都知道,美國從二戰之后,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本質原因還是受益于人才的驅動,那時候美國吸引了全球人才。用白話來說就是,全球性的人才在美國美國服務,所以美國那時候的科技、軍事等實力暴漲。
具體而言,美國是最早把大學打造成全球人才收割機的,1876年成立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開創研究生院制度,把德國精英教育變成流水線生產博士的工廠。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緊隨其后,直接承包了諾貝爾獎得主的培養。57%的物理學獎得主出自美國6所頂尖大學。
二戰剛結束,美國就通過“回形針計劃”挖走納粹德國1600名科學家(包括火箭專家馮·布勞恩)。蘇聯忙著拆機床時,美國卻在搶人。
最近,特朗普政府以“打擊反猶不力”或“違反聯邦民權法”為由,對全美60余所高校發起審查,并通過凍結或取消聯邦撥款、合同資金等手段施壓。
例如哥倫比亞大學4億美元聯邦撥款被撤回,并被迫改革中東研究系管理結構。
哈佛大學因拒絕終止多元化項目(DEI)和調整招生政策,22億美元撥款和6000萬美元合同被凍結??的螤柎髮W與西北大學分別被暫停10億美元和7.9億美元聯邦資金。
美國政府還要求高校共享國際學生簽證持有者的“非法活動”信息,否則取消招收國際生資質。例如,哈佛大學被威脅失去國際生招生資格。同時,超1500名國際學生(含中國學生)簽證被無預警撤銷,部分因參與親巴勒斯坦抗議或社交媒體言論被列為“安全風險”。
特朗普團隊針對美國高校的一系列政策,已經在美國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越來越多美國知名人士認為,特朗普此舉正在摧毀美國強大的根基。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8日報道,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稱,如果特朗普繼續這種做法,或導致美國輸掉與中國的科技創新競爭。
在施密特看來,這種“瘋狂”終會結束,因為它實在“過于愚蠢”,但即便華盛頓修正路線,損害也已經造成?!拔蚁M腥嗣靼?,這些損害是真實存在的,”施密特稱,“我們所面對的是正在為此投入萬億美元的中國,而我們卻在胡搞,不給那些本該發明我們未來的人提供經費?!?/strong>
這里有個問題很關鍵,那就是施密特說的中國已投入了萬億美元,那么如何理解這里中國已經投入的萬億美元呢?
中國將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等核心技術列為國家戰略,通過政府主導的“大基金”和國企-民企聯動機制實現資金聚合。
中國瞄準黃奇帆提出的“五大件”。無人駕駛汽車、家用機器人、AR/VR設備、柔性顯示、3D打印,每個領域規劃市場規模均超
1萬億美元
。例如新能源汽車領域,2025年滲透率目標50%,配套投入充電樁、智能路網、車規芯片等全產業鏈,僅比亞迪一家研發投入即超千億元。
施密特指出,美國在5G領域僅投入15億美元(2022-2025年),而中國同期投入超1500億美元,基站數量是美國的10倍。這種差距直接導致技術應用代差:中國城市5G平均速率達400Mbps,是美國(75Mbps)的5倍以上,進而新技術的發展。
具體而言,施密特所指“損害”,本質是美國科研體系“三方合作模式”(政府-高校-資本)的瓦解,表現在以下3點:
1、
資金斷供
:NIH實驗室連手套、培養皿等基礎耗材都無力購買,NASA預算遭削減導致野外科考中止;
2、
人才流失
:1100名國際學生簽證被撤銷,STEM領域人才向英國、中國反向流動;
3、
產業脫節
:美國5G投入僅中國的1/10,導致應用速率落后5倍,衍生技術代差擴大。
大家一定要明白,美國那邊有所謂的七朵花科技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之所以實力強勁,本質就是得益于每年的研發投入在世界上居前。
在2022年的時候,美國科技行業研發投入 5265億歐元
,中國為
2220億歐元
(不足美國一半),日本、德國更低于1000億歐元。
過去我們都說美國科技公司占據全球半壁江山,但隨著中國一眾科技公司發力后。中美在高科技產業里的差距逐漸縮小,在某些領域中國還對美實現了反超。
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第一生產力,科技乃強國之本!我們比任何國家都清楚這一點,我們也在不遺余力的加大科技研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