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嘛,天生就是追逐利益者!何況特朗普還是房地產大商人出身,以特朗普的生意算盤,是寧可盟友吃虧,也不會讓美國吃虧。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多次公開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指出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未獲得公平對待,反而面臨高額關稅的打擊。
石破茂還是強調日本連續五年成為對美最大投資國,累計創造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如豐田在阿拉巴馬州的工廠),但美國未給予相應回報。
但是特朗普并不認可石破茂這一說法,特朗普甚至公開指責日本“在貿易問題上惡劣對待美國”。
在美國發起關稅戰后,很多國家均對美展開了關稅反制。但目前來看,日本遲遲沒有對美展開關稅反制,而是寄希望于美國進一步就關稅問題談判。
事實上,美國這一次是找準了日本的關鍵點,那就是針對日本的汽車產業做文章。汽車產業可是日本國家經濟中最為重要的產業之一。
具體來說,美國對日本汽車、鋼鐵、鋁等核心出口產品加征24%的“對等關稅”及25%的汽車關稅,直接沖擊占日本GDP 8.3%的汽車產業鏈。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量達137萬輛(2024年數據),若關稅完全轉嫁,預計造成240億美元損失。豐田、本田等車企在墨西哥的工廠也因北美供應鏈調整面臨成本激增風險。
從日本媒體放出的信息來看,現在美日就關稅問題的談判,進展的并不順利。
按照日媒的說法,特朗普本人親自談判并表達對日本的多項要求,顯示美方急于推動談判進程。但短期內難以彌合分歧,日方不會草率達成協議。談判細節方面,美方要求日本擴大農產品進口,日方考慮以增加大豆、大米進口及放寬汽車監管作為籌碼應對。
很顯然,日本這個要求不會得到美國的回應!因為美國發起關稅戰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制造業回流美國,汽車行業在這里面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面對美國一系列強硬的要求,日本有很議員都坐不住了,他們直言,美國就像一個勒索者,日本不能屈服。
尤其是小熊慎司在會上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不講理、一團糟,還朝令夕改”。他表示,如果依照美國的要求與其展開談判,就如同“被不良少年敲詐”,而如果在談判中妥協退讓,就像“遭搶劫時乖乖交出錢財”,這樣只會讓對方食髓知味、變本加厲地繼續打劫。
事實上,日本對美還是有牌可打的。日本是美國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一旦美日談判徹底破裂,日本大不了可以大手筆拋售美債。
資料顯示,日本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截至2025年1月持有1.0793萬億美元),具備通過拋售美債反制美國的戰略籌碼。
日本表面上承諾“不將美債作為談判籌碼”,實則通過高頻交易制造市場波動(如利用高杠桿“基差交易”套利平倉),既保留談判靈活性,又避免直接激怒美國。這種“暗度陳倉”策略在4月談判中已初見成效。特朗普被迫將日本列為“最優先談判對象”。
大家要明白的是,日本之所以要和美國就關稅問題周旋到底,是因為幾十年前日本就因和美國簽訂了《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經濟長達幾十年停滯不前。
當然了,日本以“潛在拋售”為籌碼,迫使美國在貿易談判(如汽車關稅)、貨幣政策(美聯儲加息節奏)或地緣議題(臺海立場)上讓步,而非真正實施。這張牌的真正威力,在于始終懸而不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