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俠
這次的中美貿易對決,之所以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就是因為美國霸權很久沒人挑戰了。
上一次敢如此明目張膽跟美國對著干,還要追溯到冷戰時期。
強大如當年的蘇聯,也在美國手中敗下陣來,最終慘遭肢解,甚至演變成今天手足相殘的悲劇。
至于說后面的日本,不過是在經濟上威脅到了美國。
由于在軍事上沒有當年蘇聯的強大震懾力,最終只能簽下屈辱的《廣場協議》,親手斷送掉自己的未來。
到了今天,當中國走出一條獨立自主的復興之路以后,美國是真的慌了。
因為他們發現,這是一個跟蘇聯完全不同的國家。在規避掉所有蘇聯踩過的坑以后,今天的中國可謂是沒有短板的存在。
正因如此,我們才有底氣,對美國霸權說不!
回溯過往,會發現我們是被逼到這一步的,中美貿易爭端絕非一日之寒。
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以"中國偷竊美國技術"和"市場準入不公平"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征10%-25%不等的關稅,中國隨即對美國大豆、汽車等產品實施對等反制。
這場關稅戰在2020年因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得到短暫緩和,中國承諾增加美國商品進口,美國則小幅降低部分關稅。然而這一協議只是暫時止血,未能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國企補貼等核心分歧。
到了2025年,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后,貿易戰再次升級。也就是說,中美貿易爭端自2018年爆發以來,已經持續了七年之久。
面對美方的極限施壓,中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堅定態度。
外交部發布《不跪!》主題視頻,明確表示"威脅沒用,咱們不吃這一套"。同時,中國還采取了一系列精準反制措施。
可以看出,現在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呈現出明顯的矛盾性。一方面持續加碼關稅威脅,另一方面又頻頻釋放談判信號。
特朗普政府多次散布"中美正在談判"的消息,甚至謊稱"中方主動打來電話",結果遭到中國外交部連續兩天公開否認。
商務部發言人更明確表示:"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毫不留情的打了美國的臉。
這種看似分裂的行為背后,實則是特朗普政府面臨國內外壓力下的戰略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內部對華立場并不統一。財政部傾向于通過談判解決爭端,而貿易代表辦公室則堅持強硬路線。
最終在國內企業和金融市場承受的巨大壓力下,特朗普不得不開始找臺階下。
面對美國不斷升級的關稅威脅,中國始終保持著"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立場,但表達方式從斷然拒絕轉向有條件開放對話,中國對美貿易政策出現關鍵的轉變。
2025年4月前,中國對美國談判邀約的態度極為明確。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強調:"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求美國先取消所有加征關稅,再談其他。
駐美大使館也聲明:“希望美國改正錯誤,取消所有對中國加征的單邊關稅”。
這種強硬回應的底氣,不僅是因為中國的骨頭夠硬,也是因為我們有這個實力。
到了2025年4月下旬,中國態度出現謹慎松動。從最初的堅決反制到開始評估談判可能性,雙方立場出現了微妙變化。
當被問及"美方多次表示正與中方就經貿問題進行談判"時,商務部發言人首次回應:"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
要知道,中國的松口絕非讓步。因為商務部最后還表示:
中方立場始終如一,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關稅戰、貿易戰是由美方單方發起的,美方想談就應拿出談的誠意,要在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邊加征關稅等問題上做好準備,拿出行動。
中方想要強調的是,任何可能的對話、會談中,如果美方不糾正錯誤的單邊關稅措施,則說明美方完全沒有誠意,且會進一步損害雙方互信。
說一套、做一套,甚至試圖以談為幌子,搞脅迫訛詐,在中方這里是行不通的。
現在美國之所以主動示弱,就是因為中美貿易脫鉤以后,對美國經濟的沖擊比預期更為嚴重。
特朗普政府原以為關稅將促使制造業回流,但結果恰恰相反。現在美國企業的成本迅速飆升,一向依賴于中國零部件的美企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的負擔也在加重。日常商品價格普遍上漲,生活成本一再推高。
更要命的,還是金融市場的動蕩。美國在6月份會有6.5萬億美債集中到期,特朗普政府只能發行新債籌集資金還舊債。
由于最近美元在走弱,有可能出現認購不足,利率進一步上升的情況。這時候如果中國和日本拋售美債,則會雪上加霜加重美國的財務負擔。
再加上美國農產品出口受阻,中國對美國大豆、豬肉等加征關稅,重創了美國的農業州,而這些州恰恰是特朗普的基本盤。
隨著美國國內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批評聲浪日益高漲,連傳統共和黨票倉的農業州也開始表達不滿。
然而,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超出美國預期。
我們通過市場多元化和進口替代戰略,成功將部分損失轉移消化。此外,中國對稀土等關鍵材料的管制反而使美國高科技和軍工企業陷入被動。
美國始終低估中國反制決心,認為中方會在壓力下妥協。而中國則看穿美國"以戰促談"的把戲,拒絕在威脅下對話。
如今的局勢表明,純粹對抗對雙方代價高昂。中國在保持戰略定力同時,也開始探索"以斗爭求合作"的新路徑,這為可能的談判奠定了基礎。
隨著中國開始評估美國談判請求,2025年中美貿易爭端進入關鍵階段。
接下來雙方最可能的結局是達成一項有限度、臨時性的協議,暫時緩和而非徹底解決兩國貿易矛盾。
還是那句話,中美可以雙贏,但必須在平等的基礎之上。
我們做好了徹底脫鉤的準備,美國不敢繼續跟,就老老實實坐下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