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導讀:上周,500 多家參展公司和 15000 多名參會者齊聚底特律的亨廷頓廣場,參加 2025 年 RAPID + TCT 展會。盡管關稅政策變動和股市波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展會現場仍彌漫著一種謹慎樂觀的氛圍。
下文來自3dprintingindustry.com的報道
許多人認為,3D 打印行業(yè)已步入一個新的成熟階段,炒作熱潮逐漸退去,實際應用和用戶價值成為關注焦點,如今企業(yè)更專注于展示如何解決客戶面臨的挑戰(zhàn)。
2025 年 RAPID + TCT 展會上發(fā)布的新型 3D 打印機
雖然 2025 年 RAPID + TCT 展會的新品發(fā)布數量不如往屆,但仍有不少展位公布了新型 3D 打印機。
麻省理工學院(MIT)孵化的公司 Rapid Liquid Print(RLP)推出的新型 Levity Machine 吸引了眾多目光。這款新設備將于明年開始出貨,采用了公司獲得專利的 “無重力” 3D 打印技術。
RLP 的技術最早于 2017 年邁阿密設計展上亮相。能在凝膠懸浮液中 “繪制” 柔軟、可彎曲的硅膠部件。注入的材料在室溫下固化時會保持在原位,無需支撐結構。RLP 首席執(zhí)行官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申迪?克爾尼贊表示,這種工藝提高了可持續(xù)性,因為用戶 “只需打印所需的材料”。
新型 Levity Machine 能快速制造具有柔性和彈性的大型部件。最初這項技術是為 3D 打印家具設計的,克爾尼贊稱 RLP 現在將重點放在醫(yī)療應用領域,如矯形器和假肢制造。這家位于波士頓的公司還將業(yè)務拓展到為航空航天、汽車和船舶行業(yè)生產大型墊圈和密封部件。
站在熱鬧的 RLP 展位上,克爾尼贊對團隊在 2025 年 RAPID + TCT 展會上收到的 “出色” 反饋感到興奮。他補充道:“這表明我們正在解決大家關注的速度限制和部件質量問題。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有機會將這項技術引入工廠,實現用同一臺設備從原型制作到大規(guī)模生產的轉變。”
Stratasys 再次憑借大型展位脫穎而出,公司首席業(yè)務部門官兼總裁里奇?加里蒂表示,參加北美主要的增材制造展會成效顯著。他告訴我:“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場很棒的展會。我覺得展會首日我們收集到的潛在客戶線索比去年多了 40%。”
展會期間,Stratasys 展示了新型 Neo 800 + 大幅面光固化(SLA)3D 打印機,這款產品在底特律展會前一周的 2025 年增材制造用戶協(xié)會(AMUG)會議上首次發(fā)布。升級后的設備采用了 Stratasys 的 ScanControl + 掃描技術,據說能將 3D 打印速度提高 50%。設備還配備了真空系統(tǒng)保護、Z 軸碰撞檢測和實時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以提高部件質量并延長正常運行時間。
在 Stratasys 展位上,參觀者還可以親手觸摸用新型 PolyJet ToughONE 光聚合物樹脂 3D 打印的部件。這種高強度材料具備功能性原型和終端使用部件所需的機械性能。ToughONE 是 PolyJet 系列材料中抗沖擊性和減震性能最強的,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 -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PC - ABS)、聚碳酸酯(PC)、尼龍 12 和尼龍 6 等耐用塑料的性能相近。
消費級樹脂 3D 打印機市場也迎來了新成員,深圳的廠商 Elegoo推出了 Jupiter 2,這是一款新型液晶(LCD)3D 打印機,配備 14 英寸、16K 分辨率的屏幕,成型尺寸擴大到 302.40 x 161.98 x 300.00 毫米。Jupiter 2 采用模塊化設計,其 LCD 屏幕可在 10 秒內更換。設備還新增了一個 2 千克的可拆卸樹脂處理系統(tǒng),實現了材料的自動添加和回收。
Elegoo品牌總監(jiān) Coco Lee 解釋說,Jupiter 2 在繼續(xù)服務公司核心入門級消費群體的同時,也針對專業(yè)愛好者進行了優(yōu)化。增大的成型尺寸使 Elegoo能夠滿足那些想要制造大型部件、進行更高產量生產以及追求更高表面分辨率的用戶需求。這款桌面 3D 打印機的價格尚未公布,預計將于 2025 年第三季度開始出貨。
另一家推出新硬件的中國公司是總部位于上海的 Raise3D,憑借 RMS220 3D 打印機進軍選擇性激光燒結(SLS)3D 打印市場。這款設備的成型尺寸為 220 x 220 x 350 毫米,配備 75 瓦光纖激光器,掃描速度最高可達 30000 毫米 / 秒,每小時最大產量為 2.2 升。設備帶有兩個可互換的成型艙,以實現生產力最大化并支持批量生產應用。
Raise3D 銷售總監(jiān)魯本?尼加廖尼解釋說,RMS220 通過提供 “一種經濟實惠的方式進入工業(yè)級 SLS 3D 打印領域” 來提高該技術的應用率。他還表示,較低的價格與先進的功能相結合,使 RMS220 在工業(yè) 3D 打印機市場中具備差異化優(yōu)勢。RMS220 預計于 2025 年第三季度開啟預訂,次年第一季度開始發(fā)貨。客戶在購買這款 3D 打印機時,還可選購 Raise3D 的去粉清潔裝置和用于后處理的噴砂裝置。
2025 年 RAPID + TCT 展會還見證了金屬 3D 打印領域的新進展。值得一提的是,佛羅里達州的 ADDiTEC 公司推出了 Fusion S 系列產品,標志著其進入金屬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市場。緊湊的 Fusion S 3D 打印機和 Fusion Cabin 拆包工作站采用全封閉墨盒系統(tǒng),使得用戶可以在不同設備之間安全運輸 3D 打印部件,而無需直接接觸金屬粉末,既省去了佩戴個人防護裝備(PPE)的麻煩,又能防止材料污染。Fusion S 配備 200 瓦激光器和 50 微米的焊接光斑,可制造層厚在 10 - 50 微米之間的部件,打印速度最高可達 5 米 / 秒。
這兩款設備的總價約為 15 萬美元,使其成為金屬激光粉末床熔融領域性價比很高的選擇。ADDiTEC 首席執(zhí)行官布萊恩?馬修斯表示,這款緊湊型系統(tǒng)針對牙科、醫(yī)療、珠寶和小型航空航天部件制造進行了優(yōu)化。較低的成本和簡化的工作流程也吸引了高校和研究機構。盡管 Fusion S 在底特律首次亮相,但馬修斯稱已經收到了 “大量感興趣客戶的詢價”。這位出生于英國的首席執(zhí)行官計劃在年底前為 Fusion S 建立全球分銷網絡。
德國金屬 3D 打印機制造商 Ponticon 展示了幾款使用其超高速激光定向能量沉積(DED)系統(tǒng) pE3D 制造的部件。這套系統(tǒng)采用獨特的三腳架式運動結構,固定的噴嘴搭配快速移動的打印平臺和精確發(fā)射的激光器,3D 打印速度最高可達每分鐘 200 米。高功率激光器熔化金屬粉末或絲材,形成的熔融金屬逐層沉積在打印平臺上。
應用開發(fā)主管西蒙娜?馬菲亞博士表示,Ponticon 的技術比大多數定向能量沉積競爭對手快 200 倍,后者的部件打印速度最高僅為每分鐘兩米。他還強調了 pE3D 制造高精度金屬部件的能力,其制造的部件壁厚最薄可達 0.4 毫米。這使得該技術非常適合航空航天、國防和日用品制造等領域。Ponticon 的每臺設備都可根據客戶及其特定應用需求進行定制。
增材制造中增強型人工智能過程監(jiān)測技術
在 2025 年 RAPID + TCT 展會上,3D 打印軟件聚焦于由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優(yōu)化的過程監(jiān)測功能。
瑞典的 Interspectral 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參展商,這家公司推出了 AM Explorer 軟件。這是一款針對金屬增材制造的過程監(jiān)測和質量保證軟件,AM Explorer 利用 3D 打印實時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來監(jiān)測打印過程并實時檢測缺陷。其集成的人工智能模型經過訓練,能夠識別異常情況并觸發(fā)警報和糾正措施。用戶可以通過實時可視化功能逐層查看缺陷,以便快速識別和響應。這對于使用昂貴金屬粉末進行的大規(guī)模生產尤為重要。
目前,公司已為金屬 3D 打印機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定制安裝了其基于人工智能的缺陷檢測軟件。這些 “深度集成” 覆蓋了 60 - 70% 的金屬激光粉末床熔融 3D 打印機市場,其中包括 EOS、Colibrium Additive、AddUp、Velo3D 以及尼康 SLM Solutions 的 NXG XII 600 系列打印機。
在人工智能過程監(jiān)測軟件領域,另一家新興公司是 Euler。這家冰島初創(chuàng)企業(yè)為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和選擇性激光燒結(SLS)3D 打印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缺陷檢測服務。其工具利用 3D 打印相機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無需昂貴的監(jiān)測設備即可實現自動化分析。它能夠檢測部件缺陷、預測 3D 打印故障,并突出顯示粉末分布不均、層未完成以及燒傷等常見問題。
在 2025 年的 RAPID + TCT 展會上,歐拉推出了適用于 EOS 3D 打印機的過程監(jiān)測工具。這款即插即用的軟件安裝時間不到五分鐘,且無需校準。芬蘭金屬 3D 打印服務提供商德爾瓦(Delva)將使用 Euler 的工具來提高 EOS 系統(tǒng)批量生產的效率。
此次展會還見證了 Phase3D 推出了金屬 3D 打印原位檢測平臺 Fringe 的新版本,用于冷噴涂增材制造。這款名為 “Fringe Inspection: Cold Spray” 的新工具獲得了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125 萬美元的資助。
Phase3D 的這款最新產品利用結構光捕獲表面數據并測量每一層打印層,能夠識別諸如裂紋、凹坑和麻點等缺陷。該軟件還能評估沉積金屬的平整度和形狀,使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能夠更有效地調整參數。“Fringe Inspection: Cold Spray” 已經過代頓大學研究機構(UDRI)的測試,并在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的實際操作環(huán)境中進行了評估。
“冷噴涂條紋檢測”(Fringe Inspection: Cold Spray)裝置安裝在機械臂上,在 3D 打印過程中對冷噴涂沉積物進行掃描
除了 3D 打印軟件,海克斯康(Hexagon)即將推出的徠卡絕對跟蹤儀 ATS 800 3D 掃描儀致力于提升大規(guī)模制造業(yè)中的質量檢測和數字化水平。這款新設備因出色的掃描范圍而備受矚目,ATS 800 能夠在最遠 40 米的距離外采集數據。它結合了直接掃描和反射器跟蹤技術,減少了近距離掃描操作的需求,而近距離掃描對于大型部件來說既不切實際又不安全。
這些功能非常適合航空航天、國防、造船、核能與風能生產以及農業(yè)等行業(yè)中的 “大型物件” 檢測。ATS 800 的精確邊緣測量能力十分突出。大多數傳統(tǒng)掃描儀只能在接近邊緣前采集最后一個點的數據。然而,海克斯康的 ATS 800 能夠在激光束范圍內進行測量,而不僅僅是在表面接觸點。這使得用戶能夠測量以前無法觸及的深層內部特征。
南極熊近期熱文
對3D打印專業(yè)人士的通知:
△掃碼打開南極熊網站,微信設置星標☆,或者用手機瀏覽器打開后設置到手機桌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