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拉納爾天文臺,UT4 望遠鏡不僅可以觀星,還可以利用強大的激光對抗大氣湍流,主動創造自己的恒星。得益于其先進的自適應光學系統,UT4 可以從地面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清晰圖像,可與太空視圖相媲美。
帕拉納爾天文臺的UT4向天空發射激光,制造人造恒星,幫助其校正大氣模糊,捕捉清晰的宇宙圖像。圖片來源:ESO/A. de Burgos Sierra
這張壯麗的照片捕捉到了UT4的壯麗景色。UT4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帕拉納爾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的四臺8米口徑望遠鏡之一。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中,UT4遠不止是一個被動的觀星者。在它的穹頂內,這架望遠鏡發射出四束耀眼的激光,劃破了寧靜的夜空。
這些激光來自4號激光導星裝置(4LGSF),該系統使UT4能夠在高空大氣中制造人造恒星。激光激發距離地面約90公里的鈉原子,使其發出明亮的光芒。這些發光點充當著“導星”的作用。通過觀察這些人造恒星如何受到地球大氣的扭曲,該望遠鏡可以確定如何校正導致自然恒星閃爍的湍流。
為了進行這些校正,UT4 使用了其自適應光學系統。該系統可以實時精確調整望遠鏡副鏡的形狀,從而抵消大氣的模糊效應。得益于自適應光學系統,UT4 可以從地面拍攝到幾乎與太空拍攝一樣清晰的圖像。
很快,VLT 的另外三臺 8 米望遠鏡也將分別配備一臺激光器。這是 VLT 干涉儀及其GRAVITY+儀器一系列升級的一部分,這些升級可以整合多臺望遠鏡的光線,打造一臺巨大的“虛擬”望遠鏡。另一臺巨大的“天眼”——歐洲南方天文臺 (ESO) 的極大望遠鏡 (ELT),即將在帕拉納爾附近完工,并將配備至少 6 臺激光器,以便地面望遠鏡能夠提供盡可能清晰的圖像。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