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情——葉麗美工筆畫作品展"于4月3日至22日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并于4月12日下午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
本次展覽是以“草木有情”為主題的葉麗美中國工筆畫作品展覽的第二站,展出了畫家近十余年間創作的80余件工筆作品,比較全面的呈現了畫家繪畫語言和藝術風格的面貌。作品以草木為載體,在傳承中國花鳥畫優秀傳統的同時,又將現代審美意識融入中國工筆畫的創新探索之中,并打開了屬于自己的藝術面貌。她以獨特的視角,對所表現的花鳥草木予以現代人文精神的觀照,使藝術作品呈現出具有個人標識的藝術特質和品格,彰顯出傳統工筆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生命力。
展覽由中國工筆畫學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為學術指導,廣東畫院、關山月美術館等聯合主辦,藝術界、學術界及政商界數百位嘉賓出席開幕式。多位專家從學術傳承、創作實踐等角度詮釋葉麗美藝術價值。
開幕式后,“草木有情”葉麗美中國工筆畫作品展座談會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會議廳舉行。會議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端廷先生主持。
參加此次座談會的專家、學者有: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端廷;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若熹;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陳湘波;
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博士生導師袁學君;
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俊宇;
廣東省社科院副院長、教授蔡喬中;
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副院長戴幼楠;
廣州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劉菲菲;
蘭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建新;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宜昌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田亞洲;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教授劉吉;
廣州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書記許洪林;
關山月美術館主任-程平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林松源;
貴州民族大學教授徐青;
廣州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黨支部書記、碩士研究生導師陳歡迎;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覽策劃負責人,文物博物副研究館員程平。
本期發言嘉賓
——徐建新、程平——
徐建新
蘭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院長
葉麗美老師的工筆畫作品展覽,雖然我是第二次參觀學習,越看越好,回味無窮,感覺一次比一次震撼!葉老師的工筆畫作品,勝在色彩與意境。她對色彩的美捕捉的很到位,每一筆色彩的變化都牽動我神經。葉老師的工筆畫作品是大美的色彩世界,如夢如幻,如詩如歌,明亮高亢,鮮活生動,質樸凝煉,愉悅的畫面意境,充滿詩情畫意,讓觀眾在色彩的世界里流連往返,美不勝收。作品展現出的是生命的升華,精神的律動,境界的拓展。從畫到題款,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讓我深深的感受了詩書畫的魅力所在!畫是有形的詩,詩是無形的畫。“莫把丹青等閑看,無聲詩里頌千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它展現給我們的是人類生活的美好,自然的和諧,生命的勃發,快樂、幸福的生活狀態。藝術作品,如果沒有藝術家的創造,沒有新時代的新格局,沒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人生感悟,沒有對藝術真情實感的投入和苦行僧般生命體驗與磨煉;沒有對真善美的藝術人生追求,那我們的作品就顯得的蒼白無力,何美可言!葉老師的工筆畫作品,無論從造型,色彩,意境,情趣,風格,畫面傳達出的是對生命的禮贊,對美的渴望,對社會及人生的美好感悟和理解,以及葉老師對待藝術的態度和人生信念,不是一般人能做得的。中國文人畫作品的特質,水墨為上,墨分五色,知白守黑,縧除絢爛,是淡化色彩的。但是作為傳統工筆畫藝術,又是大膽利用色彩的。色彩是表達人類情感,表現大千世界美好的最為直接的載體,和人們的審美需求。假如抽離色彩,我們這個世界將會顯得如此的單調。看葉老師的畫最動人之處,是她把人世間的繽紛色彩,呈現得如此的豐富完美,作品色彩的美感,無論如何是從畫冊,照片上感受不到到的。葉老師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從勾線到上色,三礬九染,一遍一遍的畫、一遍一遍的敷色上去,一幅畫要畫大半年,她想讓畫面上的每一塊顏色都有情趣、有溫度,有感覺,有詩意。
藝術家永遠是以作品說話的,通過作品傳達出來的藝術世界,是她最真實的精神世界的反映!葉老師的畫作是活的生生,作品自己在說話、在告訴觀者,什么作品讓人震撼,什么是藝術的魅力,什么叫做感動,什么叫做一往情深,熱淚盈眶,心潮澎湃,什么叫做美美與共,這就是藝術所給予人的人生力量!而這種力量是無窮的,是人與人之間靈魂的再次碰撞產生的共鳴!這種感覺是從作品深處傳遞出來的。
葉老師的工筆畫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極具時代氣息。一枝一葉總關情,人世間最美的七彩世界,被葉老師以獨特的繪畫藝術的形式呈現了出來,傳達出物我兩忘、神與跡化,天人合一,得意忘言的境界,是形,是神、是色三者高度融合的產物。我每次看葉老師的作品,都被畫面的那種美好所感動。葉老師是一位很純粹的藝術家,是我學習的榜樣,祝草木有情葉麗美工筆畫作品展圓滿成功!謝謝 !
徐建新
程平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覽策劃負責人
文物博物副研究館員
關于葉老師的創作,其實在做展覽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已經感受到了葉麗美老師的工作狀態,她的出品是非常非常的多。從北京寄到館里的作品有一百五十多張以上。我們的展廳其實不算大,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的這些大量的作品以及還有相當多的寫生,從這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工作狀態,也就是一個藝術家在自己的創作與最后成果的轉換、呈現的這樣一個過程中,讓我想到了《詩經·國風》中的《豳風·七月》,詩里面主要講了周人的祖先帶領族人在時間的流轉中,循著天地四時的節律,不斷進行循環往復的農事勞動,詩中色彩斑斕,處處充滿對大自然的親近與真純之氣。正如我們在葉老師的作品呈現的內容當中所看到的。
在座的許多學者、專家剛剛也提到,展覽作品中除了有許多生機勃勃的那些花、草以外,我們還看到一些表現榮枯的內容。例如“草木有情”“金秋華章”“又見新章”等。其實,這些作品與其它生機勃勃的內容構成了一組時間回環,又是一種時間的遁逃與超越。
另外,其實她的一些作品是在不變當中去尋找一種變化,這是重要的。我們看畫展的主題、看她的內容其實很多都是不變的,在《詩經》經典文本中尋找啟發,在日常的植物花卉中尋找生命表達,在相同的對象中呈現不一樣的精神表達,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實現藝術的創作。我們在她很多的作品中都能夠看到這些相同的表達。但是,“在不變當中尋找變化”這其實就是我們中國傳統藝術最重要的、最本質的東西。正所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我認為這對我們藝術家的創作來說,是我們應該去堅守的,因為這些東西都通往性靈、也通往我們的心靈!這些抵達不會變。
程平
葉麗美,原名葉杏媛,籍貫廣東惠州秋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重彩畫研究會研究員、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培訓中心導師、廣州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導師、三峽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及研究生導師。
部分展覽作品鑒賞
葉麗美《云想衣裳花想容》130cmx50cm 2020年
葉麗美《雨過風香》 39cmx52cm 2021年
葉麗美《莊蝶有約》 68cmx68cm 2018年
葉麗美《惠風和暢》69cmx69cm 2018年
葉麗美《草芳十里之一》68cmx68cm 2017年
葉麗美《蝶夢水云鄉》120cmx100cm 2022年
葉麗美《復如花更開》73cmx77.5cm 2022年
葉麗美《疑是春風在我家》85cmx90cm 2022年
葉麗美《念東風》97cmx104cm 2025年
葉麗美《春光無限》180cmx152cm 2020年
葉麗美《秋溪之舞》222cmx110cm 2013年
葉麗美《又見新章》180cmx98cm 2021年
葉麗美《又遇風暖》136cmx68cm 2016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