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汽車
4月21日,禾賽科技發布了面向L2輔助駕駛至L4級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感知方案“千厘眼”,并推出三款新一代車規級產品——ETX超遠距激光雷達、AT1440超高清激光雷達及FTX純固態補盲激光雷達。
隨著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從L2輔助駕駛向L4全自動駕駛加速演進,激光雷達作為核心傳感器的需求呈現結構性分化。L2級系統追求高性價比與可靠性,L3/L4級則對感知距離、精度及冗余度提出更高要求。與此同時,激光雷達行業競爭白熱化,國際廠商Luminar、國內的速騰聚創等均在推進高性能產品量產,華為則以“降維”價格策略爭奪市場份額。
禾賽科技的應對戰術是,通過技術迭代深化布局“一芯多用”的生態,并以“高端立標桿、中低端搶市場”的策略,使其在車規級市場中建立規模與成本優勢、在高等級智能駕駛激光雷達的訂單儲備,同時在機器人市場加速市場開拓,最終完成“ADAS+機器人”雙線戰略的目標。
在車端市場,禾賽“千厘眼”方案通過差異化配置,讓主機廠可基于同一技術平臺靈活適配不同車型需求,縮短開發周期。其中,滿足L4級自動駕駛的“千厘眼A”采用4顆AT1440超高清雷達+4顆FTX純固態補盲雷達,適配Robotaxi、Robotruck等高速場景;針對L3級自動駕駛的“千厘眼B”,以1顆ETX超遠距雷達+2顆FTX補盲雷達組合,滿足高速變道、復雜城市場景的實時決策;L2輔助駕駛的“千厘眼C”則主打單顆ATX遠距雷達,成為主機廠“標配”安全件。據Yole報告,禾賽連續四年蟬聯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占率第一。禾賽的ETX已獲歐洲頂級主機廠定點,2026年底開始批量交付。
禾賽科技奉行以技術標準化和平臺化構建企業壁壘。支撐此次產品迭代的核心,即是其第四代自研芯片平臺與全棧芯片化技術。例如,AT1440搭載的第四代芯片將線數提升至1440線,點頻達主流產品的45倍。通過將發射、接收及處理單元集成于單顆芯片,禾賽將激光雷達核心組件復用率提高至85%。據了解,該第四代芯片平臺將在今年內量產。
機器人業務的拓展,可分散車載市場的周期性風險,為其技術提供多元落地場景。禾賽科技是全球唯一一家通過德國VDA嚴苛審核的中國激光雷達企業,而以第四代芯片為基座,禾賽衍生出AT(超高清)、ET(超遠距)、FT(純固態)、JT(迷你型)四大產品線,覆蓋車載、機器人、工業等多場景。
據了解,禾賽科技通過Pandar、QT等系列產品,覆蓋配送、清掃、割草等場景,與追覓割草機器人、九識無人車、群核科技、維他動力、宇樹機器人等1700家企業合作。2024年,其機器人業務營收占比已從5%提升至15%。僅可庭科技未來一年就將消化禾賽30萬顆JT系列激光雷達。AT1440將在卡爾動力全球首款未來運輸機器人上首發,并搭載在卡爾動力L4級自動駕駛卡車編隊解決方案中,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盡管做出了這樣的布局,但禾賽仍然面臨一定的挑戰。首先,高性能產品的量產能力仍是關鍵考驗,AT1440的1440線超高清設計需取決于第四代芯片的穩定供應,而這則依賴更高的芯片良率、封裝工藝。其次,純固態雷達FTX的無機械設計雖簡化了認證流程,但其在極端環境下的長期穩定性尚未得到充分驗證。
再者,“千厘眼A”方案雖瞄準L4級自動駕駛市場,但Robotaxi與Robotruck的商業化仍處早期階段,大規模落地依賴法規、基礎設施等多方協同。最后,同行的技術進步速度也很快,4月21日,速騰聚創發布了192線車載高性能數字化激光雷達EMX,較禾賽AT1440有一定優勢,禾賽仍需加速技術創新和戰略優化。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經觀汽車】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