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對于中國來說,似乎對于自己“能不能當上世界第一”并不關心,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家老百姓的日子能不能過好,自己兜里的人民幣夠不夠厚,人民的幸福指數高不高。
可是,總有些外媒搞出一些所謂的排名來“拉仇恨”,拿中國跟美國比較。
2年前澳大利亞整理出來的一份數據,說中國可能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這個說法到底可信嗎?
長期以來,中國在世界上的排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個標簽幾乎成為全球經濟報道中的固定描述。
澳大利亞媒體和一些經濟學家對這個說法提出了質疑,他們覺得單純以名義GDP來衡量中國經濟規模存在著嚴重偏差。
經過他們的推敲,認為當前的這種算法可能低估了中國的實際經濟實力,如果換做是“購買力平價PPP”的計算方式,中國的經濟總量恐怕早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
澳媒的說法是否真的能站得住腳呢,中國的經濟實力到底如何?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澳媒推測的真實性。
澳大利亞前總理內閣部秘書長邁克爾·基廷早就說過,中國被描述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不準確。
因為,如果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25年中國的名義GDP為17.7萬億美元,美國為25.4萬億美元,中國確實排名第二。
但如果按PPP計算,中國的GDP高達30.3萬億美元,遠超美國的25.4萬億美元。
對于名義GDP,說起來大家也許并不陌生,但說起來買力平價PPP,可能就有許多人搞不懂了。
這樣說吧,名義GDP是按照市場匯率將各國GDP統一換算成美元來進行比較的。
而PPP則是考慮各國自己的物價水平差異,以相同購買力為標準調整出來的GDP數值,它比名義GDP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水平。
就比如說,在中國花10元人民幣能買一碗面,而在美國可能需要10美元,這意味著人民幣在中國的實際購買力比匯率反映的更強。
根據基廷的研究,之所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算出來的中國GDP不如美國,是因為人民幣匯率長期被低估,導致以美元計算的中國GDP被嚴重低估了。
澳媒的質疑并非毫無依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評估各國經濟規模時,確實會同時參考名義GDP和PPP數據。
就比如IMF在2023年的報告中就說過,如果按PPP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已超過美國。
畢竟中國在制造業產值占全球28.7%,美國僅16.8%,而“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的出口更是占據全球主導地位。
那么,中國的發展在全球影響力有多大呢?
中國出口貿易
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于中國來說,無論哪種算法,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都在那擺著呢。
2024年,中國GDP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領先。
目前,中國擁有著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并在多個高科技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
2024年,光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就突破了1000萬輛,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0.4%;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分別占全球市場的79.8%和85%。
中國的人工智能、5G、量子計算讓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躍升到了第11位,成為過去十年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盡管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聯手搞小動作,中國仍然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人民幣結算開始在東南亞國家之間推行,或許未來人民幣將擺脫美元的壓制,成為另一種在世界范圍流通的貨幣。
各種跡象都已經表明,中國這只大船已經駛上航線,正在加速前行。
就像澳媒的文章說得那樣,美國不愿承認中國經濟實力超越自己的事實,但這并不能阻礙中國的發展。
也許就像澳媒的推測的那樣,GDP排名并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那個所謂的名義GDP只是反映國際金融影響力的一個指標。
而PPP更能體現國內經濟活力,從這個方面來說,中國人在制造業、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已經讓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有了很大的一席之地。
然而美國會就此罷休嗎?
如果中國的崛起能夠帶動周邊一群國家的興旺,那將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可世界上總有一個國家回不太樂意,那就是美國。
美國一直把中國視為自己最大的“威脅”,他們擔心中國的強大會讓美國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靠著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橫行霸道,如果美元被中國的人民幣替代,美國在世界上的風光將不復存在。
況且,美國在制造業和高科技方面一直號稱“世界第一”,可是這個格局也正在漸漸被中國的多邊化貿易和多元化發展到策略所瓦解。
然而作為美國人,他們并沒有想過發生這樣的事情,背后本質原因是什么。
而是一味的打壓中國,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根本不能維持美國的國際形象,反而會讓美國招致罵名。
全球經濟“東升西降”的趨勢已成定局,寫不是按照GDP和PPP一個算法就能泯滅的事實,中國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
未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科技自主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在全球中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已經不可逆轉。
對中國而言,真的不是很關心自己是否被稱作“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政府真正關心的是提升全體國民的福祉。
正如網友所言:“經濟不是靠排名吃飯的,而是靠實實在在的內功。”
參考消息《澳媒文章:美國為何如此不情愿承認中國經濟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