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低空經濟將迎來商業化落地關鍵期。”4月22日,以“低空經濟·浦江之約”為主題的低空經濟產業交流活動在閔行區浦江科技廣場舉行,活動緊扣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吸引了20余家深耕新能源、航空科技、智能裝備等新質生產力領域的企業齊聚浦江,政企共話低空經濟產業新未來。
2024年8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閔行區作為重要承載區域,肩負培育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領軍企業、打造低空經濟總部集聚區等重任。浦江鎮憑借“上海空域黃金走廊”的獨特區位優勢,正加速推進低空場景創新成果落地,力爭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樞紐。
本次活動由市經信委、市交通委相關職能部門、閔行區發改委、閔行區經委、閔行區交通委指導,浦江鎮人民政府、吳涇鎮人民政府與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聯合主辦,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上海銀行等機構協辦,政企銀齊聚,參與規格高、覆蓋廣,更加彰顯市區鎮三級聯動的發展決心。
活動現場,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航天電源、億航智能、峰飛航空、上海澳翊通用、協氫新能源等20余家企業代表亮相,涵蓋航空器制造、新能源動力、空管系統、智能科技等低空經濟全產業鏈,與會企業圍繞政策支持、產業鏈協同、應用場景拓展等方向提出建議。
浦江鎮有關負責人發表《低空經濟:浦江鎮優勢與規劃》的主題演講。據介紹,浦江鎮將依托“黃金走廊”空域優勢,發揮產業與人才集聚優勢,聚焦“融合飛行、場景創新、標準引領”,統籌浦江兩岸資源,建設全市首個集低空交通、技術研發、產業服務、貿易流通等功能于一體的“低空融合飛行示范區”。現階段,浦江以“三步走”打造全產業鏈多場景并行的低空產業示范中心:建設一座低空指揮管理場站;積極參與低空飛行服務行業標準、共融空域使用標準的研究制定;圍繞低空制造、低空飛行、低空服務、低空保障領域,打造低空經濟先導產業園。同時,浦江鎮將再建成3-5個標桿性低空應用場景,發現、培育、集聚一批產業鏈上下游優質項目。
中泰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可從資本視角分析認為,2025年,低空經濟將迎來商業化落地關鍵期,建議聚焦“航空器制造、基礎設施、運營服務”三大投資主線進行布局。
在圓桌對話環節,圍繞“低空經濟”產業挑戰話題,企業家和行業專家紛紛參與頭腦風暴,共繪藍圖。
在產業集群發展方面,有企業代表提出,需加強“主機廠+配套商+場景方”協同,建議政府牽頭建立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推動技術標準互認與應用場景共享。
政府如何系統規劃低空經濟?“空域開放是前提,基礎設施是支撐。”有的企業呼吁,應加快低空空域分類管理試點,同步推進起降場(vertiport)、通信導航等配套建設,形成“政策+空間+服務”一體化布局。
說到eVTOL商業化,一位行業專家指出,當前的技術瓶頸集中在電池能量密度、適航認證體系及運營成本控制等環節,需政企聯合攻關,同時探索“短途通勤、景區觀光、應急救援”等多元場景加速落地。
在討論環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民用航空處和上海市經信委重大裝備處有關負責人還從市級規劃的角度同與會企業進行了深度交流。
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地面經濟”到“空中經濟”,上海-閔行-浦江-吳涇正以開放姿態擁抱低空時代。此次活動不僅搭建了政企溝通橋梁,更標志著上海低空經濟從“規劃藍圖”邁向“落地實踐”。隨著eVTOL試飛、低空觀光等場景逐步走進生活,一個“立體高效、綠色智能”的低空經濟新生態,正在黃浦江畔加速成型!
原標題:《地處“上海空域黃金走廊”,閔行這個鎮加速推進低空場景創新成果落地》
浦江鎮供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黃勇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