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6歲的老人,不用一顆鐵釘,也不會畫圖紙,只憑腦子里的想象,竟然造出了一座面積1200平方米的三層雙塔式木樓。
光想想就感覺不可思議,76歲的年紀,很多老人都泡著枸杞,打著太極拳、跳著廣場舞。
這位老爺子卻沉迷于建房子,而且他建造房子不用任何現代科技,甚至不用一顆鐵釘,也不用鋼筋水泥,純純老手藝。
他就是侗族老人石善章,也是三江同樂鄉小有名氣的掌墨師。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他,用50年的時間自學建筑手藝,為父老鄉親建造了200多棟既漂亮又美觀的木樓房子。
既然給別人都建了這么多房子,老人自然也不會虧待自己。
2024年,老人開始完成自己的計劃,給自己造一棟1200平米的三層木樓。
1200平米是什么概念,相當于10棟120平米的房子拼在一起,屬實是一項大工程。
當老人把自己建造木樓的視頻傳到網上后,也迅速引起了無數網友的觀看,視頻播放量居然達到了驚人的2000萬次。
而網友們看到老人的手藝,也紛紛不吝夸贊,說老人是真正的“魯班在世”。
其實,這話一點也不夸張。
對于三江同樂鄉的侗族人來說,石善章老人可真的算是“活魯班”,如果沒有老人,很多人或許都要流浪街頭。
是老人用自己大半輩子的時間,為家鄉的人建設房屋,讓他們有了棲身之處。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還要從50年前說起,石善章老人的建造技術也是那時候的一場大火逼出來的。
那年,一場災難般的大火籠罩了老爺子的家鄉侗寨,盡管大家努力救火,300多戶侗族人家的房子被燒了個干干凈凈,老人的房子也難逃一劫。
由于寨子里的房屋多為木質結構,一把火過后很多人一輩子的心血都沒了。
看著被燒成灰燼的房屋,老鄉們都難掩悲傷,很多人更是手足無措。
沒了房屋,也就沒了住的地方,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他們該怎么辦呢。
對于大人來說還好,隨便找個地方能扛一段時間,可是不少人家里有小孩子,一些家里還有出生不久的嬰兒。
為了讓大家盡快有個容身之處,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迅速組織起了重建工作,讓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村里的掌墨師重建房子。
在侗族村寨里,掌墨師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是木結構建筑的“總工程師”。
木結構的房子,一般不需要鋼筋水泥,用的全部都是老手藝。
而且我們看到的木樓,基本都是非常精美,講究前后左右對稱之美。
這就需要建筑的每一部分都恰到好處,不能出現位置、結構失誤。
掌墨師就是主管這份工作的,他們需要拉線、濡墨、彈線,確定建筑的每一根房梁和柱子的名字和位置。
同時也需要根據木材不同的粗細、長短以及筆直程度,精準定位它們在建筑中的位置。
還有一點是,在侗族的房子中,每一家的屋子門檻、層高都需要根據主人的身高來定制,雖然侗族的建筑風格統一,但每座木樓也有不同之處。
如此重要的掌墨師,自然也十分稀缺。
恰巧那時候整個侗族寨子里也只有一位掌墨師,想要重建全村人的房子很困難,速度非常緩慢。
這時候,才20歲出頭的石善章站了出來。
他決心成為一個新的掌墨師,幫助鄉親們重建房子。
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石善章很早就輟學了,然后跟著木匠當過幾年的學徒,掌握了一點木工經驗。
在他看來,掌墨師建造木樓,自己當過木工,兩者其實差別也不大,只要用心學一學,肯定能學會建造木樓的技巧。
之后石善章就每天蹲在村子里,看著掌墨師怎么建木樓,一點一點偷師。
這個過程非常枯燥,沒有師傅的教授,石善章只能自己理解每根木材的作用。
可看來看去,無非就是在木材上打幾個孔,然后讓人按照固定的地方搭建起來。
很長一段時間里,石善章都是云里霧里,壓根不知道為什么樓就搭起來了。
他也琢磨不出來技巧,只能白天一看一天,然后晚上回家自己琢磨,在腦子里“搭積木”。
或許是比較有天賦,石善章也不用畫圖紙,就憑記憶和手感琢磨,哪根柱子應該多高、橫梁多長、榫眼開在哪。
就這樣每天琢磨,石善章有了一絲眉目,他開始嘗試自己建造木樓。
找木材,將木材削成合適的樣子,然后在合適的地方打上榫眼,一點一滴,石善章將自家房子建了起來。
雖然速度比較慢,但房子建的有模有樣,整個木制建筑不用一個鐵釘,也不用任何鋼筋水泥,全靠榫卯咬合在一起。
這樣的房子卻扛住了狂風暴雨的洗禮,既堅固又美觀,石善章信心大增。
鄉親們看到石善章的手藝,也開始讓他幫忙建房子,就這樣村子里一多半的木樓都成了石善章的作品。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侗族人開始追求現代的房子,村子里的木樓越來越少。
但石善章卻堅持住在木樓里,也從來沒有丟掉自己的技術。
沒有人找他建房子,他就修繕自家的木樓,把木樓擴建成雙層的,閑著沒事在做一些木質的家具。
每一次建造,石善章都樂在其中。
近些年,石善章已經70多歲高齡,但由于常年從事建筑這種體力活,他整個人精神狀態非常好。
去年,石善章又有了一個驚人的想法,那就是建造一個1200平方木的三層雙塔木樓。
對于他來說,這也是一個大工程。但石善章覺得自己一定能做到,這或許也是他的封山作品。
而且彼時的他,已經不滿足于建造,而是想把這份技術分享出去,于是開通了賬號,把建造過程發在了網上。
沒想到一下子火了,2000萬網友涌入石善章評論區,贊嘆他的技術,還把他封為了“現代魯班”。
今年年初,木樓的大致框架已經搭好,石善章預計還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工,到時候我們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