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家橋古街的西南角,聳立著一棵與古街相匹配的古榆樹。何年所植?誰也說不清楚。那是一棵罕見的大樹,它的腰圍四個大男人抱不過來,它的枝干,不勻稱地向四面八方伸展,又生多結節的手臂和指頭,象是數百個千手觀音,嚴厲、傲慢的獨霸在兩個大池塘中間,占地面積約五六畝。枝葉茂盛,巍巍蔥蔥。若從底下往上看,它是一把無形的遮陽傘,夏天,從田里干活歸來的男女都要在樹下歇一歇腳,晚上又陸續聚在樹下乘涼,既使天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人們仍在樹下拉家長。這樣,人們又送給古榆樹一個美名——遮雨傘。
人們贊美古榆樹,不僅是它的雄偉、壯觀、偉岸,也不僅是它給人們的遮陽與蔽雨,而是它那飽經蒼桑和磨難的傳奇故事。
據說,古榆樹上有很多鳥窩,花喜鵲、烏鴉、黃鸝等鳥都在樹上疊窩,后來都被烏鴉一個一個地擠跑了,古榆樹就成了烏鴉獨霸的“王國”。可是,時間不長,烏鴉家族鬧起了紛爭,整個古榆樹上空,黑壓壓的一片,象是烏云遮日,只聽到“呱呱”的亂叫,不多一會,空中落下斗敗的烏鴉,一只、兩只……烏鴉發生大戰了。
民間認為,烏鴉是兇鳥,如果誰說出不吉祥的話,就被認為他是烏鴉嘴。還說:“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烏鴉叫,禍事到”,等等。烏鴉被認為招災引禍的不祥之鳥。
烏鴉大戰之后,百姓心中惶惶不安,揣測著災難臨頭的境況。終于在炎熱夏季的一天,天降暴雨,電閃雷鳴,突然一道帶彎的條子閃,隨即“轟隆”一聲巨響,古榆樹上伸向東南的旁枝被劈斷了,火光沖天,吊掛在空中的樹枝起火了,最后剩下燒焦的禿疙瘩。
有的說,古榆樹上早就住著大蟒蛇,遭雷劈,就是那條大蟒蛇引的禍。
也有的說,古榆樹上向東南伸出的那枝是怪枝,是妖怪(女)的化身,雷公一刀劈下來,先斬斷,后燒光。
還有的說,池塘里的烏龜精與榆樹上的長蟲(蛇)交配,惹怒了天公,派雷公雷母前來追殺……
雷劈火燒之后,來年春天,古榆樹照樣生氣勃勃,舊枝吐出新芽。百姓認為古樹樹有神靈,逢年過節,人們都要跪在樹下燒香磕頭,求樹神保佑平安。俗語說,禍不單行,街上流行軟骨病(小兒麻痹癥),四村八莊的百姓,涌向大榆樹下,端著大黑碗,求拜樹神獻出仙丹妙藥……
人們贊美古榆樹,古榆樹是百姓的避難所。
1953年夏天,“毛人水怪”謠言四起,有的人繪聲繪色地描述:“毛人水怪”腳有三尺長,跨一步就有五六米,這個渾身長毛的巨型怪物,專“挖人心、扒人臉、割童子(睪丸)”。其后這種說法越來越豐富,越傳越恐怖。這時,百姓們白天結伙下田,晚上都聚集在古榆樹下,小孩和女人都睡在中間,男人們睡在周圍,最外一圈是繩索,繩索上吊著很多銅鈴,鈴聲就是命令。
有一天半夜時分,一只狗碰到了銅鈴,眾人“吼”地一聲大叫,火把手點起了火,男人們匆忙地拿起身邊的棍,或是鳥槍,或是砍刀等武器,準備提拿“毛人水怪”。可是,在火把的照耀下,沒見到“毛人水怪”的蹤影。就這樣,從夏天鬧騰到秋后,高梁、玉米收割完了,謠言不攻自破了。
人們贊美古榆樹。古榆樹是民間文化的萬花筒,說書的、唱戲的、打拳的、賣藝的、耍猴的、跑馬戲……只要是沾上文化邊的活動,都要在古榆樹下擺場。擺場不需要交場租,只需要祭拜樹神,然后借助古榆樹天然屏障,盡力展示藝術才能。
有一家馬戲團在表演前未祭拜樹神,在表演上刀山節目時,演員突然掉下,雙腳倒掛在橫桿上。可是,在觀眾中有一位老太太嚇暈倒了,未搶救過來就死了。馬戲團覺得霉氣,卷起鋪蓋走人。
百姓最喜歡聽拉魂腔(柳琴戲),一連唱幾天不收場。有一天,某家拉魂腔在古榆樹下唱《換妻》、《郭丁香與張萬倉》、《小姑賢》,后來戲班子走了,帶走了街上一位少女,族長憤怒地立下禁令:禁演拉魂腔。接著,沈寅太的評書、沙永田的玉鼓、李保全和劉福標的大鼓、秦德林的琴書……乘虛而入,唱響古街。
倪家橋的落子舞也是出了名的。它表演的幅度較大,熱烈、奔放、粗獷,稱為武落子(大落子),英俊少年魏德恩是出了名的舞頭,只要他吆喝一聲,全場震動。他手持花傘領舞,兩名白衣少男打連廂和舞動霸王鞭;兩名紅衣少女打竹板和耍紅撒巾,五名少男少女分別以跑跳步、搓跑步、花梆步等不斷變化隊形,舞動有序,高潮送迭起,充滿著濃厚的青春活力與陽剛之氣,還表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據說,有一年玩春會,倪家橋的落子舞在古榆樹下排練,武術之鄉的黃墩村獅子舞進了街,落子舞的演員準備收場,獅子舞的一位演員自傲地說:“你們那兩下還行嗎?看咱的!”話音剛落,魏德恩大喝一聲:“給我揍!”正在卸裝的演員們舞起手中霸王鞭,向獅子舞演員打去,黃墩的獅子舞演員抱頭鼠竄,落子舞的演員乘機追擊,一直趕到街外才收場。黃墩的一位領隊說:“咱們的拳呢?”眾演員醒悟:“挨打后想起拳還有什么用。”至今,這句后悔的話還流傳在倪家橋古街人的嘴上。
人們贊美古榆樹,古榆樹向當地百姓獻出了甘美的乳汁。每年的春夏交際之間,是青黃不接時節,這時節的貧苦農民,家無隔夜糧,地無成熟的莊稼,只有靠挖野菜、捋樹葉充饑。不知是誰帶的頭,古榆樹露出尖尖的嫩葉,就爬上樹采摘,回到家里摻上少許的雜面粉,蒸窩窩吃。過了一段時間,古榆樹上花開了,圓圓的,像小銅錢,人們又爬上古榆樹,捋榆錢子充饑。由此,人們稱古榆樹是救命樹。
人生苦塵露,天道邈悠悠。
這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