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退休證就是免死金牌,哪知道紀委的'體檢報告'來得更突然!"2025年3月27日,甘肅省紀委監委一則通報引爆輿論——酒泉市政協原副主席、中醫院原院長常亞霖涉嫌嚴重違法被查。這位62歲的"退休老干部",剛領了兩年退休金就跌落神壇,成為醫療反腐戰場上最新鮮的"標本"。
時針撥回2000年,37歲的常亞霖接任中醫院院長時,或許不會想到這個位置會成為"鐵飯碗"與"金飯碗"的結合體。23年間,他同時手握政協副主席、農工黨酒泉主委、省委會副主委等五頂"官帽",將"政治資源"與"醫療霸權"熔鑄成權力鐵幕。直到退休18個月后,中央巡視組的"回頭看"利劍才刺破這層偽裝。
《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規定》明文要求同一職位不超過10年,但常亞霖在院長任上硬是坐滿23年。這相當于把醫院變成"家族企業":設備采購招標變成"自家超市",基建項目化作"提款機",人事任免淪為"世襲制"。據甘肅省衛健委數據,2024年全省醫療系統窩案中,83%的涉案人員任職超15年。
作為農工黨酒泉市委會主委,常亞霖深諳"紅頂中介"運作之道。2016年升任市政協副主席后,他巧妙利用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渠道,將醫療項目包裝成"黨派幫扶工程"。這種"政治鍍金"操作,使某醫療器械公司連續三年以高于市場價40%的價格中標,相關證據鏈已在留置期間被突破。
辦案人員發現,常亞霖退休前突擊將三套房產過戶至親屬名下,其子名下公司突然獲得醫院后勤服務承包權。這種"在位不收、退休再吃"的期權腐敗,正是當前監察體制改革重點打擊對象。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追繳的退休人員違法所得,同比激增67%。
當62歲的常亞霖戴上手銬時,醫院保潔王大姐嘀咕:"早該查了!去年我表姐做手術,硬塞了三千紅包才給安排病房。"這聲嘆息道出普通人的集體焦慮:當醫療系統成為"獨立王國",普通人連生病都得"求關系"。
但質疑聲同樣存在:
制度派:"23年不輪崗算制度漏洞還是用人失察?"
技術派:"區塊鏈溯源能否破解藥械采購黑箱?"
文化派:"醫者仁心教育是否該納入醫師資格考試?"
這些爭議恰恰印證了中央紀委的最新判斷:反腐敗斗爭已進入"深水區",既要打虎拍蠅,更要重構權力運行的底層邏輯。就像網友@正義小辣椒在熱評區寫道:"揪出蛀蟲只是開始,關鍵是把醫院的每張處方都曬在陽光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