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說,最近消費有回暖的跡象。 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113434億元,增長5.1%。
3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940億元,同比增長5.9%。
這個數據是逐漸改善的,3月明顯比1-2月好,也比去年底好。
但是,有兩組數據走勢卻截然相反。
北京:2025年1-3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8.6億元,同比下降3.3%,消費品市場整體恢復放緩,餐飲、商品零售均下降。
其中3月當月同比下降9.9%。邊際下降。
3月當月數據下降,不是一個好信號。因為這是同比數據,所以沒有春節效應的影響。
而很神奇的是,全國的數據,3月當月是邊際上升的。
從品類看,1-3月,
金銀珠寶消費同比增長29%,越漲越買。
汽車賣不動了,消費同比下降19.9%。
再看看上海的數據
上海: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0%。3月數據還沒出來。
在普遍降薪的大背景下,消費下降是必然結果。
但是,全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增長的,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個城市今年已經公布的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下降的,這種反差感不符合常理。
去年我們就探討過這種情況,目前依舊存在。
難不成其他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力很強,或者消費意愿更強,把全國消費水平買上去了?
我感覺不是,你們覺得呢?
而且這還是在大力度消費補貼托舉的情況下的數據。
補貼的面向的都是大件消費品和家電,不會說因為補貼了就多買幾件,更相當于把消費提前了。而且很多人覺得即使有補貼,也不愿意消費。
媳婦最近說想換手機,用了3年了,但是又想再等等。還記的幾年前,出了新手機,總是想換一下,現在毫無欲望,只覺得增加了折舊成本。過去手機市場平均換機時間2年,現在,身邊好多人還用著3-4年前的手機。
這年頭,節衣縮食才是生存的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