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區君勝熙玥灣花園的業主們最近陷入了一場噩夢。明明剛收房不久的新小區,3 棟 40 層的高樓卻像被 “拆骨重組”—— 原本每層 6 戶的住宅,被整層打通分割成 20 個狹小套間,廚房和陽臺全被改成臥室,衛生間憑空多出十幾個,連承重墻都被鑿得鋼筋外露。住在這樣的樓里,業主們每天回家都提心吊膽:“萬一哪天塌了怎么辦?”
這場風波始于開發商將整棟樓出租給第三方運營公司。說是 “改造升級”,實際卻像一場瘋狂的 “空間掠奪”。有業主偷偷拍下現場視頻:原本寬敞的客廳被砌成密密麻麻的隔斷,最小的房間不到 5 平方米,轉身都費勁;陽臺本該曬衣服的地方,被隔成小臥室,窗戶上掛滿空調外機,像長了一身 “金屬疙瘩”;更嚇人的是,有些承重墻被砸出大洞,裸露的鋼筋歪歪扭扭,施工隊隨便抹點水泥就敷衍了事。原本好好的住宅樓,硬是被改成了擁擠不堪的 “鴿子籠”。
業主們氣壞了:“這哪是裝修,分明是在拆樓!” 按規定,住宅里不能隨便改承重墻,更不能把廚房、陽臺這種沒做防水的地方改成衛生間,可改造方根本不管這些,燃氣管道隨便移位,污水管直接接到雨水管里,整個樓里彌漫著一股怪味。有人算了算,每層從 6 戶變成 20 戶,住的人多了三倍不止,消防通道擠得滿滿當當,萬一著火,跑都沒地方跑。
可維權之路難如登天。業主們打 12345 投訴上百次,相關部門來看了卻說 “只是普通裝修”,讓物業口頭勸停就完事了。看著施工隊白天停工、晚上偷偷干活,業主們急得直跺腳:“法律明明白白寫著不能這么改,為啥就是沒人管?” 有業主翻出《民法典》說,改變小區共用部分得大多數業主同意,可運營方只跟開發商簽了合同,壓根沒問過業主們的意見。
最讓人心寒的是監管的 “佛系”。當業主帶著記者走進 23 樓,眼前的場景觸目驚心:被砸斷的主梁還在滲水,新砌的衛生間墻角已經發霉,這樣明顯的安全隱患,街道辦工作人員卻輕描淡寫:“年輕人租房不容易,改造也是為了利用空間。” 這話讓業主們更氣了:“租房也要住得安全啊!難道為了賺錢,就能拿幾百人的性命開玩笑?”
現在,小區里每天都有業主盯著施工隊,生怕他們又偷偷動工。有人在業主群里說:“我們買房子是想安心過日子,不是住在定時炸彈里。” 這場風波撕開了一個現實問題:當資本為了逐利無視規則,當好好的家變成充滿隱患的 “商品”,誰來守護普通人的安居夢?
從長沙自建房倒塌到各地群租房亂象,教訓已經足夠深刻:房子首先得安全,才能談住得舒服。希望這次事件能讓相關部門醒醒神,別等出了大事才后悔 —— 畢竟,每一棟違規改造的高樓,都是懸在居民頭頂的利劍,而守護萬家燈火的,從來都該是嚴格的監管和對規則的敬畏,而不是一句輕飄飄的 “下不為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