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淋巴水腫早期癥狀
一
淋巴水腫的早期癥狀多種多樣,早期識別這些癥狀有助于盡早采取干預措施,防止病情加重。淋巴水腫常發生于治療側肢體或局部,常見癥狀包括:
1、腫脹、緊繃、僵硬感或沉重感,可能伴隨皮膚增厚、肢體不靈活、麻木等不適。
2、疼痛與不適:出現隱痛、酸痛、刺痛、燒灼痛或針扎樣感覺。
3、皮膚表現:紅腫、皮溫升高、起水泡、感染等異常。
4、功能障礙:無力、疲乏,甚至有可能感到麻木或觸痛。
患肢/部保護及皮膚護理
二
1、預防外傷:避免患肢/部發生任何外傷,如燙傷、曬傷、凍傷、蚊蟲叮咬等。一旦發生皮膚損傷,應及時處理,以防感染或加重水腫。
2、避免治療性操作:患肢/部不應進行血液采集、注射、血壓測量、針灸、艾灸、推拿等治療性操作,避免對淋巴系統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3、皮膚清潔與護理:保持皮膚清潔至關重要。使用pH值為中性或弱酸性的清洗用品和潤膚品,以保護皮膚屏障。洗后注意擦干水分,特別是指(趾)縫及皮膚皺褶處,并適當涂抹潤膚劑,保持皮膚濕潤,防止干燥和破損。
4、及時處理感染或過敏癥狀:如果患肢/部出現皮疹、瘙癢、潰爛、紅腫或溫度升高等感染或過敏癥狀,應立即就醫,避免癥狀惡化。
適宜的功能鍛煉
三
1、術后功能鍛煉:在術后早期應開始漸進式的功能鍛煉,幫助恢復患肢的活動能力和血液循環。鍛煉時要注意適度,避免劇烈的運動。
2、避免過度負重:術后2~4周,患側上肢應避免負重超過0.5 kg,4周后可逐漸增加至2.5 kg。
3、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患肢進行重復用力動作,如球類運動、擦洗、推拉、剁骨頭、剁餃子餡、搟餃子皮、揉面、甩手/腿等,這些活動可能會誘發或加重淋巴水腫。
4、有氧運動與深呼吸鍛煉:術后可進行深呼吸鍛煉及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幫助全身血液循環。傷口愈合后,可以開始游泳,但要避免過度疲勞。
良好的生活方式
四
1、健康飲食:肥胖可加重淋巴管負擔,誘發或加重淋巴水腫。保持體重指數(BMI)在30 kg/m2以下,限制鈉鹽攝入,多攝入優質蛋白質,以維持身體健康。
2、維護血液循環:保持血液循環通暢,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使用帶鋼托的乳罩、佩戴過緊的首飾或長時間保持患側臥位等。適當活動患側,避免長時間處于同一姿勢。
3、活動與休息平衡:保持患肢/部的活動,避免長時間靜止,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乘坐飛機或處于高原地區時,穿戴彈力袖套做適當的活動,有助于促進淋巴液回流。
4、溫度調節:避免患肢/部過冷刺激或長時間暴露于高溫環境中。桑拿、高溫浴等應盡量避免,水溫應保持恒定且低于41℃,防止對皮膚造成過度刺激。
來源 :北部戰區空軍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