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乙己長衫”與“大國工匠”的輿論拉鋸戰中,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的測繪工程技術專業卻以近乎100%的就業率殺出重圍,成為職業本科教育的一匹黑馬。這所學校的測繪專業,既不是傳統印象中“扛三腳架測海拔”的老黃歷,也不是單純的理論堆砌,而是用無人機建模、北斗衛星定位和智慧城市系統,精準匹配上了國家“新基建”與“一帶一路”的政策。
作為國家級骨干專業,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的測繪工程技術早已跳出傳統框架。課程覆蓋地理信息系統(GIS)、三維建模、北斗衛星定位等全產業鏈技術,專業設有測繪與地理信息綜合實訓室、數字攝影測量實訓室、三維建模實訓室、GIS開發與遙感工作室、工程測量實訓室、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工作站和無人機實訓場,學生在學校就能夠進行系統全面地學習和訓練。這還不夠,學校甚至將實訓基地直接搬進甘肅礦區,模擬山體滑坡監測和礦井防爆手環研發。
現更硬核的是其“雙師型”師資——76%的教師既是課堂講師,又是工地工程師。他們可能是地質局的顧問,或是剛完成礦山測繪項目的技術負責人。這種“課堂講理論、工地改方案”的模式,讓學生還未畢業便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這種實戰式教學讓測繪專業的畢業生成了國企爭搶的“香餑餑”。數據顯示,測繪工程技術專業每年招聘崗位數與畢業學生人數比達5:1,連續四年就業率100%,專業對口率92%以上,70%的畢業生進入中交集團、中國核建等央企,甘肅重點工程的測繪崗幾乎被蘭資環的校友包圓了。晉升速度也堪稱“開掛”:40%的畢業生3年內升任技術主管,有人僅用4年便執掌央企西北片區的測繪項目。
當普通本科生還在為考研考編內卷時,這里的教學早已與國家戰略深度綁定。學校與中交上海航道局等200多家企業合作,將課堂直接開進“一帶一路”沿線工地,學生在大學便能參與智慧城市數據接入項目。
在教育部“職業本科與普通本科同等效力”的政策落地后,這群“本科文憑+高級工程師證書+實戰經驗”學生成為了的企業急需的全能型人才。蘭資環85.14%的畢業生扎根“一帶一路”沿線,用測繪儀丈量著中國基建的未來坐標。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的測繪工程技術專業,用一場“教學革命”證明:職業本科從來不是教育的終點,而是技術時代的起點。當國家戰略需要既穿得了長衫、也扛得起儀器的復合型人才時,這群年輕人早已用技術站穩腳跟。如果你既想要學歷,又想要技術,蘭資環而需是你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