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報新聞報道,在強硬推出“對等關稅”后不久,特朗普卻令人意外地“逆轉態度”宣布,已授權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緩。這與他此前誓言要維持歷史高關稅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是美國最近關稅政策反復多變的又一個例證。特朗普解釋稱,鑒于超過75個國家已致電美國的代表機構,就與貿易、貿易壁壘、關稅、匯率操縱以及非貨幣性關稅等相關議題進行談判以尋求解決方案,這些國家未以任何方式、形式對美國進行報復,他已批準實施為期90天的暫緩。
特朗普(資料圖)
美財長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坦言表示,在90天內達成所有關稅協議是不可能的,雖然不報復國家會得到“獎勵”,尤其是率先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會得到更多、更好的協議,但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采取行動。貝森特強調,除了中國之外,美國還有14個貿易伙伴國,他們和美國都有巨大的貿易逆差,涉及的相關領域需要多輪談判接觸,90天的期限太短了,甚至無法制定一份完整的正式文件。
自從4月特朗普宣布了“對等關稅”以來,從美國政府到主要市場參與者,都在緊盯著美國國債市場。由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恐慌,美國國債遭遇了大規模恐慌性拋售。全球市場拋售美債,推動美債收益率節節上升,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甚至一度飆升到5%,這是極為夸張的數字。相當于美國政府要想從市場上借長期的錢,每年需要付5%的利息,簡直太貴了。與此同時,指標性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同樣快速走高,一度上漲超過了4.5%,在兩天內上升超過50個基點。
特朗普團隊視國家政策如同兒戲。反映了美國政府對其國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不負責任的一面。即使這些特朗普的幕僚們知道這些關稅政策不合理,也沒有人敢于站出來對其指責,而是一味的呵護贊美,這不僅從美國副總統萬斯身上可以看出,也可以從億萬富豪馬斯克的行為看出來。美國作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原本擁有立法權的國會和擁有司法權的聯邦法院都可以對擁有行政權的總統進行干預,但是如今特朗普展開“國家緊急狀態”,等同于擁有了美國最高權力。
特朗普的支持者(資料圖)
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記者稱,美國與中國相處得不錯,同中方談判時不會采取強硬態度。對華145%關稅確實很高,協議達成后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中方必須同美達成協議,否則無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達成協議,就按美方說的辦,美才是定規矩的一方。外交部發言人對此表示,中方早就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對于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中方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特朗普的"規矩論"本質是霸權邏輯的延續。1985年,美國通過"廣場協議"打壓日本;2003年,借"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入侵伊拉克;如今,又試圖以關稅重構全球貿易秩序。但時代已變,中國不是日本,更非伊拉克。美國試圖將WTO邊緣化,構建"美國優先"的貿易體系;中國則聯合大多數國家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一帶一路”合作,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中國的大門始終敞開,但鑰匙不在單邊主義者手中。
特朗普(資料圖)
中方這一次的回應,可以說與以前的回應別無二致,完全看不到因為特朗普透露削減關稅的信號后,中方的態度有絲毫的波動,這也展現出了中國的戰略定力。其次,美國一再透露中美已經有了達成貿易協議的意向,但是在中方的回應中,雙方甚至連對話的前提條件都沒有達成,事情顯然并沒有特朗普政府所說的那么樂觀。目前在貿易問題上,中美顯然嚴重缺乏互信,而對于特朗普政府的朝令夕改,中方只能聽其言觀其行,在合適的時機,中美對話才有可能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