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屠城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以為屠城就是撞開了城門見人就殺。那不叫屠城,那叫巷戰。
屠城其實更像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關鍵之處在于要給城中百姓活下去的希望,這樣他們才會喪失拼命反抗的能力。
屠城一般都是先哄騙老百姓放下武器,等繩子綁好了,再下手,不然逼急了,十個換一個,會損失慘重。所以屠城都是十天半個月的事情,將城里的百姓分批分類的慢慢殺掉,先是公開處決一些抵抗的首領,殺雞儆猴;再是大肆屠殺有武器的士卒,進行威懾;接著殺掉大批青壯男人,消除隱患;最后是燒殺搶掠,奸淫婦女。
古語有之,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只可惜,百分之九十的百姓都認為,不抵抗才能活命,被殺時還要看看周圍認識的人還有誰也在其中,這樣就死的心安理得。
戰爭打得越慘烈屠城的概率越大,甚至主帥會用破城后允許奸淫擄掠來激勵士兵拼死作戰,遠的不說,蘇軍攻入柏林美軍攻入日本基本都一樣,只是殺人多少的區別。軍隊士氣,士兵身上的怨氣,仇恨靠什么發泄出去,難道對待非國民還要和你講軍民魚水情?
換角度看,當你做士兵去打仗,路途遙遠,物資?充不足,硬干死仗,眼看身邊父老兄弟干死,最后勝利進城,是不是要發泄情緒,要?充物資?充戰斗力。
二戰之后,世界基本和平了幾十年,人口膨脹了幾倍,真打三戰,人口絕對剩下不到十億,估計90%的人會死。
歷史事實證明,外族入侵,老百姓反抗不反抗都是個死,所以要團結一致,拼死抗擊入侵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