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繼宣布將派遣MQ-4C大型長航時無人機部署日本后,美空軍B-1B轟炸機抵達日本,這是近年來美軍罕見的軍事動作。“近年來,五角大樓非常擔心在西太平洋地區失去空中優勢,因此,美軍正積極升級在中國周邊部署的空中力量,部署方式和戰術也進行針對性的調整,” 空軍專家傅前哨分析表示,“駐日美軍的動作值得關注和警惕,但中國空中力量實力早已今非昔比,美軍想通過上述措施獲得空中優勢,不切實際。”
美國B-1B轟炸機(資料圖)
要知道這次美軍B-1B編隊降落的地點是在日本三澤基地。而此基地和臺灣地區之間在2500公里左右,已知該款轟炸機作戰半徑為5544公里的前提下,要是B-1B發動,威脅自然不小!再則,以B-1B的飛行速度,從三澤基地起飛的話,也很快就能抵達黃巖島和臺灣海峽。換言之,美軍轟炸機這次選擇降落到日本基地,本質上就是對南海地區和臺海地區進行威懾和打擊。
近年來,美國多次派遣B-1B轟炸機前往東北亞參加演習或執行威懾任務,但很少在日本或韓國降落,因此此次部署引發外界關注。另外,此次部署是在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雙方互相進行軍事威懾的背景下發生的,因此就更加值得警惕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美國應該很清楚,在第一島鏈附近,美日聯軍沒有任何勝算,因為中國的中短程導彈太強大了,“區域拒止戰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一旦中美攤牌,美日想要在臺海、南海戰勝解放軍,這是不現實的。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舉措旨在構建“去美國化”的安全合作網絡,對沖美日軍事同盟的影響。美國國內對此次部署的爭議持續發酵。4月1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聽證會,民主黨議員亞當·史密斯質疑“將戰略轟炸機部署在距離中國僅1000公里的基地是否明智”。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報告警告,B-1B轟炸機在三澤基地的停留時間每增加一周,其被解放軍東風-21D導彈摧毀的風險將上升12%。
駐日美軍基地(資料圖)
近日,美國退役四星上將羅伯特·艾布拉姆斯以“臺軍參謀本部顧問”的身份現身“漢光41號”演習,引發島內外輿論高度關注。這位重量級美軍退役將領首次以臺軍內部“顧問”身份參與實戰化兵棋推演的行為,政治和軍事層面的挑釁意味濃厚,甚至可能成為美臺軍事勾連“公開化”的轉折點。羅伯特“披甲而來”,是臺美軍事勾連升級的象征,更是對臺灣民眾新的警示。
中美之間的關稅沖突可以視為博弈的1.0階段。中國以強硬態度回應貿易戰,特朗普則將關稅從125%提高到245%,這完全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只是簡單的數字游戲,中國并不買賬。特朗普意識到針對中國的關稅政策已經不再有效,因此轉向中美博弈的2.0階段,主要通過軍事威脅施壓,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施加影響。中美關系中,臺海問題是一條不可動搖的底線。美國無論如何都不應試圖改變臺灣統一的歷史趨勢,這也不會動搖中國收回臺灣的決心。
美國航母(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