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了一個 滴滴司機的 評審會,很多信息增量,有些感觸,說一說。
第一個感覺,就是滴滴的展示廳真小。這個小是相對而言的,看過很多企業的展示廳,很多企業規模比滴滴小,但展示廳很大、很氣派,滴滴的風格則很務實。這個或許是不同企業不同風格吧。
參會的大約有30多個司機,司機代表高密度的發言,信息量遠高于一般打車和司機聊幾句。你會發現一個沉在輿論之下的有幾分隱秘的社會體系,有很多有意思的現象,帶來一些思考。
這些司機發言的時候,相互稱“博主”,我開始覺得很奇怪,聽了一會我發現,在場有的人,是一邊開車一邊做直播、做視頻;也有完全轉型為做視頻的博主。
一個體系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都會產生自發秩序。現在中國有700萬網約車司機,是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在社交媒體、短視頻的背景下,就會有自發秩序,產生“司機代表博主”這樣一個中間層,一個新物種。新物種這個詞,互聯網公司用得多,比較俗了,但我覺得用在這里挺貼切。
一個新物種,意味著生態的參與者多了,關系更復雜了,系統也更強壯。
這些博主都是司機中的聰明人。他們的發言,沒有研討會、專業會議發言者的那些引申、道理、理論,但發言的表述、流暢性是差不多的,甚至表情、語氣的配合更好。他們都是直播、視頻中競爭出來的,有影響力的博主。
會議有一定的對抗性。其中一個環節是滴滴的人介紹相關的公益和關懷政策,之后就有一個博主發言,比較激烈,當然,這也是一種姿態,博主為一個生病去世的司機申請公益救助。這位司機的家庭確有困難。滴滴工作人員就表示,既然有這個政策,不會是虛言,一定會有的。事情圓滿解決了,博主們鼓掌,這個博主也很高興。顯然,他的視頻、直播會持續關注這件事。
我搜了一下,就是這個人。看來后續錢拿到了。
這個視頻能為他帶來粉絲,這個過程,滴滴的政策也傳導下去,意見收集上來。把矛盾和情緒都通過這樣一種渠道暴露出來,滴滴聽到這些聲音,把他們納入自己的運行中,實際上是把“意見表達系統”內化在了自己的日常運行中。這就類似一種“低烈度縱火”,先燒掉一些枯草,就能避免積蓄起來,引發巨大的山火。這算平臺經濟解決類似問題的一個新探索。
不過這里面也有平臺本身的特征。相對而言,開網約車,對資產的要求比較高,哪怕是租車。再加上司機群體有大量的城市居民兼職,所以,素質相對更高一些,理性對話相對更容易達成。其他靈活就業群體,可能就更難一些。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自發秩序產生隱秘社會,不僅僅有好的物種,也有壞的物種。這些司機代表特別關注圍繞滴滴平臺的灰黑產,主要是作弊,比如通過軟件改變定位,接大單、長距離單子。這是他們粉絲特別關注的東西。滴滴的反灰黑產、反作弊人員在給司機代表做介紹的時候,都是戴著口罩的,害怕被認出來,因為這些工作人員在現實中,曾被威脅。
這就是所謂的人的因素。在任何一個大系統中,有了人這個能動因素,就會產生不確定性,玩出各種花樣,就會產生各種挑戰,但同時,也有機遇。
司機代表發言的時候,我和一位女記者也在討論,不僅討論他們發言的主題,也討論他們的發言,從思想觀念這個角度。
這些博主源于普羅大眾,為什么專門這樣說,因為他們社會經驗很多,但對社會規律,對社會運行的基本常識,認知很少。絕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中國教育系統中本來就沒有這些內容。一個清北畢業的理工科博士,照樣如此。所以,不管是司機也好,還是一般老百姓也好,對福利和稅收,對享受福利和讓渡自由之間的矛盾,都是沒有認知的。這不僅是公司經營、發展中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中國社會進步要面臨的問題。
你會發現他們的發言、訴求,充滿了財政幻覺和父愛主義。所謂財政幻覺,簡單的說,就是覺得福利不要出錢,政府可以憑空創造。當然,在這個場景中,這個問題不大問題,因為本質上是討價還價。而父愛主義,忽視個體權利與自由,則是通病了。簡單的說,覺得平臺應該像父親對孩子一樣。
比如,對于平臺的體檢政策,很多司機并不愿意去。有司機代表就認為,應該強制司機,或用一種積分、獎勵的辦法,鼓勵司機去體檢。我后來就說,任何一個國企、一個政府部門對自己的公務員,都做不到這一點:先發一個免費體檢,然后,再發一份福利,這份福利的目的是促進他們去體檢。
也有博主發言的時候就說,滴滴的促進健康、保險這些政策,還要多宣傳,很多司機不知道。同時,他也說,這些事我們也不敢多說,多宣傳了要被粉絲,主要就是網約車司機罵,覺得這是在替平臺說話。
所以他們其實是有兩面性的。他們是司機的意見領袖,是滴滴司機的意見表達渠道,司機需要這些博主。反過來,博主需要司機粉絲,他們也不敢輕易得罪司機。
后來我發言的時候,我也說,“你們既是司機,又是自己經營一個小平臺,算是資本。有兩面性。”現在看起來,就是所謂斗爭和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我覺得這種兩面性不是壞事,相反是一種好事。
有對抗的關系,如果相關組織具有一定的強制力,加上內部人控制,目標會失焦,甚至導致制造業流失。這些博主,自身也有經營性,既有司機的身份,又有資本的身份,雙重性能帶來更多的客觀和理性。這就使得他們能成為一個很好的中間層。有對抗,有合作。
所以,一個逐漸發展的市場,必然會產生某些東西。這些東西,本身就是是一種市場需求。這也算是市場自帶的公平屬性。努力的去完善市場,完善可持續性的發展,很多東西自然就會改善。這是市場發展的內在規律。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