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回首香港的前世今生不得不提的一個地方就是“九龍城寨”,在中國四分五裂時期,清政府也一直竭盡全力保住九龍城寨的控制權,只可惜多年后九龍城寨卻變成了一處“不法之地”。
雖說現如今九龍城寨已經被政府重新規劃,有了嶄新的面貌,不少人都已經忘了香港曾經還有這樣一番天地,直到幾年前《九龍城寨》這部電影的上映,再次將這里展現到世人面前。
盡管現在已經看不到九龍城寨的真實模樣,但是曾保留下來的真實老照片卻能夠將那段歲月再次回顧,你見過九龍城寨的前身嗎?
九龍城寨就宛如一個巨型迷宮,如果你不是這里的常住居民,一旦走進去就很難走出來,四通八達的巷道,很難想象下一個巷口出去將會通向哪里。
單獨聽到“九龍城寨”這個名字是不是還認為這里一定是一個非常“大氣磅礴”的地方,然而當你看到九龍城寨的真實照片,一定會被震驚。
這張照片就是拍攝于城寨內部,隨處可見的垃圾和廢舊塑料桶,地面上也非常臟亂,這里因為沒有單獨的管理部門,因此整個城寨都宛如是一個“垃圾堆放站”。
九龍城寨內部的臟亂令人難以想象,不僅房屋十分破舊,垃圾也無人處理,因為沒有管理,所以當香港其他區域開始開發修建時,九龍城寨卻一直保持著破敗的姿態。
從天臺上看去城寨內部的電線和晾衣線全部交織在一起,有的已經開始變得松垮,盡管如此依舊有生活在這里的人搬一把涼椅在城寨天臺乘涼。
只是通過照片也能感受到那種臟亂的環境,四周都被垃圾包裹在一起,加上九龍城寨內部終年不見陽光,所以有不少房屋的墻面已經變得潮濕,有了發霉的跡象。
現如今我們生活在安逸幸福的生活中已經很難想象到過去孩子們的生活狀態,回看這張九龍城寨的老照片,也不由得感慨,曾經生活在城寨中孩子們的生活是多么貧瘠與艱難。
他們日常玩耍的區域不是游樂場,也不是圖書館,而是城寨上方的天臺,整個環境都十分雜亂,地面隨處可見的垃圾與建筑廢舊物,小孩兒的游樂環境簡直令人堪憂。
不僅如此從照片中也能看到,小孩子手里拿著的“玩具”就是已經掉落的天線,而在他們的身后還有許多搖搖欲墜的天線。
因為常年經受風吹雨打,這些天線上面已經布滿了鐵銹,稍不注意就會被劃傷,而那時不少孩子也因為被生銹的天線劃傷而引發了破傷風等病癥,家中又沒錢醫治,最終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現如今大眾追求的生活就是要干凈整潔,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家庭,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問題,居家的生活環境也會隨之而改善。
然而在曾經的九龍城寨中卻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想法。居住在這里的人都是過著非常貧瘠的生活,能夠有一處安身之所已經是“人生幸事”,又怎會生出其他“虛妄”。
在這里小孩子的衣服和垃圾放置在一起,一根普通的晾衣線連接在天臺的兩端制作成簡易的晾衣繩。
就在晾衣繩旁邊堆放著的全是垃圾,這樣的環境即便是衣服已經清洗干凈,可也難免會沾染上難聞的氣味,加上那時經濟條件不好,清洗衣服也都是過一遍水,并沒有使用任何洗衣液之類的產品。
現在大眾對食品安全是非常看重的,政府相關部門對于小作坊的打擊力度也很大,可是在曾經的九龍城寨中這樣的小作坊卻是隨處可見。
因為那時城寨中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穿衣住行在這里基本上都能得到初步的滿足,只是這樣的生產模式也是極難令人接受的。
這家小作坊主要就是從事豬肉類的加工和生產,整個環境已經不能用臟亂來形容了,隨處可見的塑料盆里堆放著不知名的肉,在房中還懸掛著許多小乳豬。
如果仔細看還能發現地面上全是流淌著紅色的血液,沒有環境管理也沒有防護措施,不僅如此身為老板還在加工地方直接吸煙,在那時如果在肉里吃出煙頭或許都是正常的情況。
這張照片所拍攝的也是九龍城寨里一處小作坊,與上圖的肉類作坊比起來,這里的環境也并沒有好到哪里去。
墻面因為常年不見陽光,加上潮濕與油污已經能夠看到發霉的痕跡,斑斑點點看上去就仿佛能夠聞到空氣中霉味與食物夾雜在一起的難聞氣味。
不僅如此這里的生產環境也是非常臟亂,在老板的身后就是烹煮丸子時用到的鍋具,長時間沒有打理,已經變得黢黑,并且還能看到覆蓋在上面的油污。
進嘴的食物也是隨意丟在地上,僅用一個普通的竹筐裝起來,沒有密封也沒有特殊的保存環境,在九龍城寨這樣的環境下,竹筐不易晾曬就容易發霉,用這樣的竹筐來盛放食物,衛生健康問題可想而知。
九龍城寨早期屬于清政府管轄,可在英國政府強行進入以后這里的局面卻變得十分糟糕,兩方都在沒有商討的情況下,直接“放棄”了這里。
九龍城寨也就成為了一個“三不管”地帶,毒品、賭博等違法行為在這里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可盡管如此,也沒有相關政府前來管轄。
正因九龍城寨的管理特殊性,所以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也不得不選擇自給自足,因為水源比較少,所以大眾想要洗頭就只能跑到井水口,一年四季都是使用冰涼的水。
這張照片中也能感受到那時人們生活的艱難,洗頭的地方堆放著雜物,每個人都只管自己,并不在意居住環境的問題,有時想要洗頭甚至都已經無處可以落腳。
除此外,城寨中的整體管理堪稱是沒有的,從照片中也能看到在墻面處都是散落的水管,四處分散無人前去規制,長此以往,就成為了蟑螂、蟲卵的溫床。
這也是為什么九龍城寨中每個人的身體都并不是太好,終年不見陽光,加上生活環境太差,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問題。
看到這張照片簡直就是令人作嘔,各種垃圾堆放在一起,木板、塑料袋、還有食物菜渣等全部都堆積在一個地方,每到夏季天氣炎熱時就會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
不過生活在這里的人仿佛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有垃圾就直接扔在里面從沒有人想過要去打理,或許在那時人們的眼中,整理清掃九龍城寨內部的人才是“異類”。
這樣污糟的環境放在現在肯定早就是無人踏足的區域了,即便是垃圾處理廠也沒有照片中如此臟亂與惡心。
并且令人想不到的是在這片“垃圾”的下面竟然還存在著一個廟宇,為了避免垃圾落在廟頂上,因此在下面還專門拉了一張鐵網,用來接住垃圾,避免往下掉落。
照片中這名男子正在給捕撈起來的魚分類,雖然他非常瘦弱,但是卻很有力氣,這也是他常年做力氣活所練出來的肌肉。
所說他們都在努力的生活,可這樣的環境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僅是看到照片都仿佛能夠聞到空氣彌漫的汗臭與魚腥味。
不僅如此,因為沒有單獨的處理加工廠房,他們從分類到加工都是在這樣狹窄的地方進行,魚的內臟挖出來以后也直接隨意丟棄在地上,長此以往,整個房間都會充斥著腐壞的味道。
對于生活在九龍城寨中的人們來說,住所既能是睡覺的地方,也能是生產的地方,照片中這位老板就是如此。
在他的身邊就是平日里加工面粉的地方,從這里也會生產處許多面食或面包一類的產品,而等到夜幕降臨,結束工作以后,平日里揉面的案板就成了自己休息的床鋪。
雖說看似比其他小作坊更加干凈,但是在九龍城寨中,洗澡洗衣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因此鮮少有人會每天都洗漱后才上床休息。
一旦沒有洗漱,走了一天的腳,穿了一天的汗衣上面所產生的細菌都會直接遺留在案板上,第二天又接著揉面,想想都難以下咽。
這張照片拍攝的就是城寨內部的小巷口,如此窄小的巷口卻堆放了許多垃圾,不僅如此地面上還殘留著“不明液體”。
因為這里四通八達,加上太過臟亂因此也時有搶劫一類的事件發生,在香港其他區域的人眼中九龍城寨就是一個“罪惡之稱”。
在不少小孩子們的眼中這里就是等同于“鬼屋 ”一般的存在,因為常年不見陽光,所以在城寨里即便是白天也要開燈。
可那時因為物資匱乏,不少燈都是閃爍不定的,要不就是昏暗無比,也正因如此,九龍城寨的傳聞才會更加令人害怕。
這張照片拍攝于九龍城寨外部,如果放眼望去一定覺得非常漂亮,燈火通明的樣子讓人一下就能夠感受到萬家燈火的溫馨。
然而當你把視線向下移,就會發現,在城寨的外面四處都是垃圾,就連行走的路都是早期的土路,鐵柵欄圍起來的地面也全都是隨意扔下的垃圾和報廢物品,與溫馨完全扯不上關系。
好在通過時代的發展,曾經讓不少香港人“談樓色變”的地方如今已經變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九龍城寨改頭換面,成為了香港有名的景點公園。
改革是好事,可也不能忘記曾經它的點滴,發生在城寨中的故事無論過去多久都是香港的珍貴記憶,也是時代發展的重要印記。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香江漫話:九龍寨城前世今生 從“鬼屋”到公園 2011年02月28日
觀察者網——這個史上最骯臟擁擠的人類魔窟,也許就是我們的未來 2017-011-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