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艱苦卓絕的14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戰的勝利,當時全國上下期盼和平。但蔣蔣介石為了獨裁統治,不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內戰,通過解放軍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蔣介石就開始想后路。當時 蔣介石的確有三個備選地點,準備孤注一擲,頑強退守。這三個備選地點分別是西康、海南和臺灣。
蔣介石
西康省,簡稱康,為中華民國的一個 省,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設置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北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續管轄西康省,后于1955年廢止該省?;鞠喈斢诓匚幕械目祬^,多數地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中華民國時期的西康省,圖片來自網絡
但很快,蔣介石就把西康省從自己的備選單上劃了下去,因為他發現四川一帶的軍閥已經潰爛到毫無希望的地步。倘若靠著這些酒囊飯袋來替自己嚴防死守,那早晚都得被人民解放軍抓了俘虜。
西康被排除,蔣介石只得把目光放在了海南和臺灣這兩個省份上,畢竟這兩個省份都有海峽阻隔,選擇作為死守地,可占地利的優勢。
海南島, 圖片來自網絡
但二選一更令蔣介石頭疼,最后,蔣介石仍舊是拍了板,這個中標的省份就是臺灣 蔣介石為何對臺灣青睞有加呢?其原因如下:
寶島臺灣,圖片來自網絡
(1)臺灣海峽遠遠寬于瓊州海峽,人民解放軍想要橫渡,勢必會增加困難。
(2)臺灣孤懸海外,有天險可守,海峽是大陸與臺灣的天然屏障,這無疑給解放臺灣增加了難度。而海南離大陸太近。
(3)臺灣被日本占領了五十年,留下了很多的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國民黨從日本人手中接收了臺灣,經過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臺灣經濟基礎比較雄厚,臺灣工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要遠遠好于大陸,特別是二戰開始后,日本在臺灣大力發展重工業,滿足軍事需求??箲鸾Y束時,臺灣工業比重超過農業,被蔣介石稱為“模范省”這些都為國民黨退守臺灣提供了經濟基礎和物質保障。而海南則是一窮二白,屬于尚無建設的蠻荒之地。
(4)臺灣在日本長期統治下沒有共產黨的組織,抗戰勝利后的國民黨又借“二二八事件”鎮壓了僅有的共產黨組織,而海南則一直有瓊崖縱隊的活動,相比之下臺灣安全得多。
(5)臺灣當時還掌握在蔣介石手中,而海南則基本上被人民解放軍解放了。
(6)臺灣剛從日本手里歸還,尚沒有軍閥勢力,其臺灣省長陳誠更是蔣的嫡系;而海南則是掌握在桂系軍閥手中,這桂系軍閥的首腦是李宗仁和白崇喜二人,這哥倆向來與蔣介石不和,經常和蔣介石唱對臺戲,若是把根扎在海南,蔣介石很難搞得定。
( 7)臺灣北有日本,東有關島,南有菲律賓,都是美國勢力,靠美國老子近,利于與美、臺協防。而海南周邊的國家多為英法屬地,協防難度很大。
(8)當時人民解放軍的軍事能力比較單一,雖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卻沒有強大的??哲?,一時之間難以進攻臺灣。如果只用渡河的木船強攻,沒有海上戰斗艦艇和空中力量的掩護,那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將暴露在國民黨優勢的??哲娀鹆ο?,傷亡會相當慘重。
(9)身為地質學者的張其昀告訴蔣介石,臺灣物產豐富,最重要是它的稻作可以收到三期,有物資可以供養軍隊,同時它有臺灣海峽的天險。
(10)臺灣與大陸隔海相望,相隔約百里的臺灣海峽把大陸與臺灣分割成兩個相對獨立的陸地。臺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 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我國沿海的咽喉要道,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也是西太平洋地區一條重要的國際航道,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只只能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州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只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從這里經過,日均通過船只數達百艘之多,海 上運輸對資源、原料相對缺乏的我國南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過不管怎樣,當時的人民解放軍在建國以后也積極準備。為奪取臺灣寶島做準備,只不過后來發生了抗美援朝轉移了軍事路線。
愿祖國統一事業早日實現,臺灣寶島早日回到祖國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