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15字
閱讀完約3分鐘
■ 桂浩明
前不久,在北京亦莊舉行了由機器人參加的半程馬拉松比賽,20臺國產機器人同場競技,在相當程度上展現了當前我國具身智能機器人在發展上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加快,資本市場上對具身智能機器人更是青睞有加,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因此頻頻大漲。“蛇年春晚”上,機器人表演的秧歌舞節目,更是把市場的熱情推向了高潮。
不過,這次在戶外進行的機器人半馬比賽上,人們也注意到一些機器人“選手”出了不少洋相,其表現和大家的預期存在較為明顯的距離,由此也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看法。
客觀而言,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本功能應該是服務人類生活。所以,就大的概念而言,并不是為長跑而設計的。如果是作為長途運輸工具,現在有包括汽車等在內的更好的解決方案。讓具身智能機器人參加馬拉松比賽,與讓它跳舞、翻跟斗、與同伴進行拳擊等一樣,更多是為了展現其在人工智能操控下的活動能力。就這些功能本身而言,并沒有太多的商業價值,甚至其觀賞價值也不高。
所以,對于機器人參加馬拉松比賽來說,人們固然要看到這一事件本身所提示出來的象征意義,但同時也不妨帶點娛樂心態來對待。畢竟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機器人產品發布與質量鑒定活動,完全不必因為比賽中的一些尷尬場面而耿耿于懷。
進一步說,大家對這些現象應該持包容的態度。國內搞機器人的歷史并不短,但以前長期處于開發機械臂、機械手這樣的階段,真正干具身智能機器人還是近階段的事情。作為其控制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機器人大腦(具有人工智能的運算裝置),也是最近才有了較大的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上,能夠開發出可以跑20多公里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產品不太成熟甚至故障頻出,可以說是難以避免的,也是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人們同樣必須看到的是,這次的機器人馬拉松比賽,也反映出國內這一行業虛火有點旺,在產業基礎并不扎實的情況下,急功近利地提出很高的目標。而且,各種很可能是經過后期加工的小視頻,更是讓具身智能機器人看上去幾乎無所不能,能夠包辦一切。這種嚴重脫離實際的夸大宣傳,雖然成功地使得機器人成為一個很熱門的話題,但同時也制造了很多泡沫。
在資本市場上,一度出現了幾百家從事機器人產業的上市公司。但這里面的絕大多數只是為機器人提供某個通用的零部件。真正掌握關鍵技術,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并不多。而且,雖然現在機器人的很多部件國內都能夠制造,但還是有些重要部件與材料依靠進口,或者存在國產的良品率太低的問題。
盡管有數據顯示,現在中國是世界上安裝、使用機器人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其大都運用于工業生產領域,是作為自動化設備的一個組成部分來使用。至于具身智能機器人,現在還只是處于發展的初期,但在各種力量的推動下,它被炒得火熱,股市中相關股票的股價也是持續上漲。在這里,市場風險無疑是很大的。一是在過熱的場景下,會出現濫竽充數以至走偏發展方向的問題。另外,資本市場也可能因此產生泡沫,畢竟現在生產機器人的企業,不管是做主機還是搞配套的,盈利狀況普遍都不是那么好,普遍還沒有走過盈虧平衡點。
這次亦莊的機器人“半馬”比賽,應該說較為客觀真實地揭示了國內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發展實際。它也從多個方面提醒我們,機器人產業在中國有很好的生產基礎,也有大量的運用場景,但現在又還不是一個很成熟的產業,人們需要理性地予以對待。
在A股市場上,機器人作為一個題材,有其存在的價值,也有發展的空間,但盲目炒作則既不利于它的平穩發展,也會給投資者帶來相應的損失。通過一場比賽,能夠讓大家看清發展的現狀,促進理性投資思路的形成,應該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本文由作者首發于金融投資報
編輯|王為
責編|卿子秀
校檢|袁鋼
審核|苗曦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