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濱二高"最美教師"評選活動中,我們見證了平凡講臺上不平凡的育人故事。這些故事如窗,展現著教育的溫度;似鏡,映照著師者的匠心。我們看見一線教師們用智慧化解矛盾,用耐心點燃希望,在日復一日地堅守中,為每個學生照亮前行的路。這些真實的教育敘事,正是對"最美教師"最生動的詮釋。讓我們走進這些故事,感受教育最美的模樣。
雙重角色映初心,雙重匠心育幼苗
我是黃若華,淮濱二高的政治教師兼班主任,中小學一級教師。自踏上教育之路,我始終懷揣熱忱,以匠心打磨每一堂課,用耐心傾聽每一份成長的困惑。深耕教學與班級管理多年,我將理論與實踐交融,憑借扎實的教學實績與創新的育人理念,多次榮獲 “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 等榮譽。但最令我自豪的,是學生眼中的信賴,是家長口中的認可,更是見證一個個年輕生命綻放光彩的溫暖與感動。
銀杏樹下藏哲思,辯證對話啟心門
2021 年高考倒計時 97 天的清晨,晨讀時我發現陳雨晴盯著數學試卷上的 “82” 分默默流淚。她總是把不及格試卷折成紙鶴藏起來,此刻的她脆弱又無助。我帶她來到教學樓后的老樹下,撿起一片有裂紋的銀杏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矛盾是事物發展源泉和動力的觀點告訴她,錯題就像葉子的裂紋,是成長的見證。我的話似乎觸動了她,讓她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作為政治老師,我深知,比起空洞的說教,用哲學的智慧為她解開認知的困惑,或許更能觸動她的內心。
跨科融合創新路,知行共長潤心靈
為幫雨晴重建信心,我實施了融合政治與數學的個性化教育方案。每周五,她課桌上會出現 “星光手冊”,我把哲學原理融入數學題型,手冊末頁的銀杏葉上寫著鼓勵話語。在政治課堂上,我結合她的經歷開展主題討論,引導學生用唯物辯證法看待學習挫折。幫助雨晴認識到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錯誤,就像螺旋上升的階梯,每一步都在推動我們向更高處攀登。
思維迸焰破迷霧,錯途尋真見曙光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擬考,雨晴數學雖只有92分,但她興奮地拿著試卷來找我,“老師!這道幾何題我試了三種方法都錯了,可是您看,這些輔助線連起來像北斗七星!”
她在錯誤中展現出的思維創造力,讓我紅了眼眶。這正體現了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她實現了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我將她的解題圖掃描制作成卡片,背面鄭重地寫下:“真理往往誕生于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你已經觸摸到了知識的星辰。”這不僅是對她的鼓勵,更是對她獨特思維的珍視與肯定。
星光熠熠傳薪火,教澤綿綿續遠航
高考查分夜的凌晨兩點,雨晴的消息點亮手機:“老師,我超本科線30分,所有的基礎題都開花了!” 三年后的教師節,我收到一盒特殊的銀杏標本 —— 每片葉子都拓印著數學公式,金箔卡片上寫著:“您教會我用矛盾分析法拆解恐懼,現在我正帶著學生用拋物線描繪人生軌跡。”
這份跨越時空的禮物,讓我更加確信:政治學科的價值不僅在于傳授理論,更在于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班主任的使命,就是將這些智慧轉化為照亮學生心靈的微光。
修行漫漫育桃李,生命灼灼喚新生
多年的政治教師與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總結出獨特的教育經驗:
1.學科融合育人:將政治學科的哲學思維與方法論融入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認知框架,從本質上解決學習和成長中的困惑。
2.個性化教育實踐: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需要像分析社會現象一樣,深入研究他們的 “成長矛盾”,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教育方案。
3.持續的生命關懷:教育是一場漫長的陪伴,需要我們始終保持耐心與愛心。正如馬克思所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良好的師生關系本身就是最生動、最有效的教育。
在淮濱二高的講臺上,我將繼續以 “拾星人” 的姿態,用政治智慧點亮學生的心燈,用教育情懷守護每一顆獨特的心靈,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照亮自己、溫暖他人的璀璨星辰。(通訊員 黃若華 付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