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亞洲商界傳奇人物李兆基先生的告別儀式隆重舉行。
97年的歲月長河中,他從順德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出發,僅憑1000元資本起步,最終創立了恒基兆業這一享譽全球的商業帝國。
李兆基于1928年出生在廣東順德的一個普通家庭,家里經營著黃金貴金屬生意。
在他12歲的時候,就已經熟練掌握了打金技術,而到了15歲時,他更是接手了家族的金鋪,展現出了非凡的商業頭腦。
1948年,剛滿20歲的李兆基帶著1000元來到香港,投身到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從貿易行業開始做起,逐步擴展到房地產領域。
1963年,他正式創立恒基兆業,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將公司打造成為香港地產界的標桿企業。
與李嘉誠注重多元化發展不同,李兆基則更傾向于專注于房地產和公用事業的發展,旗下諸如恒基地產、香港中華煤氣等產業,總市值超過了2300億港元。
李嘉誠和李兆基常常被并稱為香港商界的雙子星,不過兩人的風格卻截然不同。
李嘉誠以全球化投資聞名,在電信、能源等多個領域均有布局。
而李兆基則深耕于房地產領域,采取穩扎穩打的戰略。
李嘉誠以高調睿智的形象示人,常被稱為“超人”;而李兆基則顯得低調內斂,他的辦公室里總是備有清茶,喜歡與員工閑聊家常。
早年間,李兆基還曾親自走訪工地,關心工人們的生活狀況,甚至為遇到困難的員工墊付醫療費用,這種親民的態度讓他贏得了商界的廣泛尊重。
相較于李嘉誠的國際化視野,李兆基更加注重本地根基,他在1970年代率先投資新界地皮,開發大型住宅項目,奠定了恒基在行業的地位。
1980年代,他還積極推動“港人北上”計劃,投資內地基礎設施建設,為改革開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外界一直傳聞兩人關系不和,但李澤楷身著藍色西裝出席李兆基的告別儀式,打破了這樣的傳言。
實際上,李兆基與李嘉誠彼此欣賞,雖然存在競爭,但也互相尊重,共同推動了香港經濟的騰飛。
如今,盡管李嘉誠依然健在,但李兆基的離去讓四大家族曾經的輝煌多了一絲遺憾。
2025年4月27日,香港殯儀館被鮮花環繞,李兆基的靈堂布置得簡樸卻莊重。
遺照中的他面帶微笑,仿佛在與到場的人們進行無聲的對話。
靈堂地下層設有佛壇,金光閃耀的佛像與裊裊香煙相映成趣,高僧為他誦經四天,送他踏上歸途。
這樣的佛教儀式安排,延續了李兆基生前的虔誠信仰,也映襯出他低調而溫暖的性格特點。
前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商界和政界的重量級人物幾乎全都到場。
英皇集團的楊受成、郭氏家族的郭炳江與郭炳聯,腳步沉重地前來表達敬意。
賭王四太梁安琪攜長子何猷亨現身,黑色禮服下的肅穆神情,透露出對這位前輩的深深敬意。
郭晶晶與霍啟剛夫婦的到來尤為引人注目。
他們十指緊扣,低調卻真誠的哀思,代表了霍氏家族對李兆基品格的高度推崇。
郭晶晶與霍啟剛的婚姻被視為香港豪門與內地精英完美結合的典范。
霍啟剛曾公開表示,郭晶晶的堅韌與低調讓他學會了如何平衡家族責任和個人追求。
李兆基生前對這對夫婦十分欣賞,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贊郭晶晶的樸實以及霍啟剛的責任感。
2012年,在霍啟剛與郭晶晶的婚禮上,李兆基親自到場送上祝福,足見兩家交情深厚。
此次告別儀式,他們的到來不僅是出于禮節,更是對李兆基精神的一種傳承。
靈堂外,李兆基的兩個兒子李家杰與李家誠分立兩側,迎接前來吊唁的賓客。
長子李家杰出生于1963年,未婚,多年信奉佛教,氣質沉穩。
他身穿深色西裝,繞場一周后,輕聲向媒體致謝:“這兩天辛苦大家了,謝謝你們的關心。”
作為恒基兆業與香港中華煤氣的聯席主席,李家杰更關注內地市場與慈善事業,擔任全國政協常委,致力于教育與扶貧項目。
他繼承了父親的低調作風,生活中幾乎沒有緋聞,熱衷于佛教哲學,經常親自參與慈善活動。
次子李家誠與其妻子徐子淇十指緊扣,神情肅穆卻不失溫情。
徐子淇一身素裝,優雅中透著哀思,李家誠雙手合十,簡短致謝后步入靈堂。
李家誠負責香港市場,管理恒基地產的核心業務,風格穩健但略顯保守。
徐子淇現年41歲,2006年嫁入李家,育有兩子兩女,近年來逐漸回歸社交圈,頻繁出席慈善活動。
2023年,她陪同李家誠出席長者安老院動土儀式,展現了“千億兒媳”的社會責任感。
2024年,她身穿Gucci出席周啟邦新抱的生日派對,逆齡美貌引發熱議。
李兆基的三個女兒并未公開露面,保持一貫的低調風格。
告別儀式的具體細節由兩位兒子操辦,靈堂內擺放紀念冊,記錄了李兆基從1000元到商界巨擘的傳奇人生。
4月28日,大殮儀式結束后,他的骨灰由家人護送至順德飛鵝墓園,與父母長眠在一起。
李兆基的離世引發了外界對2500億港元家產分配的關注。
2019年退休時,他通過家族信托,將恒基地產的股份平分給李家杰與李家誠,市值約為782億港幣。
現金與物業資產總計約1400億,兩人各分得約700億。這一安排看似公平,卻因細節引發爭議。
徐子淇因在8年內生育四個孩子,被外界視為家族“功臣”,據傳每生一個孩子可獲得10億港幣獎勵。
她的四個孩子也被納入信托,分別獲得價值數十億的物業與現金,引發了“孫輩分產”的熱烈討論。
這一安排被解讀為李兆基對家族延續的重視,但也有人質疑是否會削弱兩位兒子的控制權。
李家杰因專注于公益事業,獲得了更多的現金與物業。
李家誠則繼承了核心管理權。三位女兒獲得了物業與現金分配,金額不及兩位哥哥。
部分股東擔心李家誠的保守風格可能影響恒基的全球化進程。
社交媒體上,網友們爭論不休,有人稱贊李兆基“未雨綢繆”,也有人質疑“孫輩分產是否合理”。
李兆基還將數十億遺產用于慈善事業,支持教育、醫療與內地基礎設施建設,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李兆基的去世,使香港四大家族的輝煌蒙上一層陰影。
郭得勝、鄭裕彤分別于1990年與2016年離世,如今只剩下李嘉誠一人尚在。
這四位巨頭在香港經濟發展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掌控著30余家上市公司,涉及地產、零售、酒店等多個行業。
李嘉誠家族:以長江實業為核心,布局全球,涉足電信、能源、零售等領域,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
李嘉誠高調睿智,擅長資本運作,但近年來因撤資內地引發爭議。
李兆基家族:聚焦于地產與公用事業,恒基地產與香港中華煤氣市值超過2300億。
李兆基低調穩健,深耕本地市場,累計捐款超過10億港元。
郭得勝家族:以新鴻基地產為核心,市值約為2000億港元。
郭氏兄弟間的內斗曾引發風波,但近年來逐漸趨于穩定。
鄭裕彤家族:以新世界發展與周大福為核心,市值約為1500億。
鄭裕彤以珠寶與酒店聞名,但影響力稍遜。
李兆基的專注與低調,使他成為四大家族中最“接地氣”的一位。
他的慈善理念,“一分錢要發揮十分效果”不僅體現在捐款上,還通過家族信托確保財富傳承的和諧。
相比之下,李嘉誠的國際化更具野心,郭氏家族的內斗暴露了管理漏洞,鄭氏家族則稍顯低調。
李兆基的離去,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新一代接班人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李兆基的感情生活同樣備受關注。
他與前妻劉惠娟的婚姻一度是豪門佳話,兩人曾在中環大酒店舉辦盛大的婚禮。
但由于企業管理理念上的分歧,兩人最終選擇離婚。
劉惠娟隱居加拿大,過著低調的生活,與徐子淇關系融洽,展現出非凡的氣度。
李兆基未曾再婚,將精力投入到事業與公益中,單身30余年無任何緋聞。
他的公益事業也曾引發爭議。
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捐款1億港幣,累計對內地捐款超過10億,包括向北大、清華各捐贈2億。
部分媒體質疑他“借機炒作”,但他從未回應,只是繼續捐建學校與醫院。
他對順德家鄉懷有深厚感情,不僅修繕祖墳,還出資建設醫院與學校。
2025年4月28日,李兆基的骨灰由家人護送至順德飛鵝墓園,與父母安葬在一起。
這座墓園是李氏家族的專屬墓地,經過翻修后煥然一新。
順德的歸宿,不僅是他對故鄉的眷戀,也是他一生漂泊后的歸屬之地。
李兆基的離去,讓我感慨良多。
他用1000元書寫了香港的傳奇故事,卻以低調與慈善定義了自己的人生。
李兆基留下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一種信念——無論身處何種高度,都要心懷責任,腳踏實地。
他的離去,是香港的巨大損失,更是一個時代的謝幕。
【信息來源】
中國新聞網2025-4-27
央視網2007-7-20
新民晚報2025-3-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