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特朗普是一個房地產商人出身,當年魯比奧與特朗普競選辯論的時候,說特朗普干破產了4家公司。由此可見,嚴格意義上來說,特朗普算不上一個成功的商人。
特朗普的商業(yè)帝國建立在“破產法第11章”的創(chuàng)造性應用上。他在大西洋城賭場項目中,通過交叉擔保協議將9億美元債務轉嫁給債權人,自己卻保留管理權并領取百萬年薪。這種“風險外部化”策略被查理·芒格批判為“用油漆將爛木頭刷成黃金”的欺詐美學。
1990年代三次破產導致其負債超30億美元,甚至因銀行限制只能吃麥當勞度日。但他通過品牌授權(如迪拜特朗普酒店收取1.2億冠名費但不擔風險)、NFT虛擬地產等“認知套利”手段,將個人IP轉化為現金流。
2008年特朗普與恒大合作競標廣州東塔項目失敗,此后在華業(yè)務再無實質性進展1。其“交易的藝術”在復雜國際商業(yè)環(huán)境中屢屢碰壁,預示其缺乏跨國經營的戰(zhàn)略視野。
這些個事情說明了什么問題呢?那就是特朗普做生意,往往缺乏國際戰(zhàn)略眼光!而國際貿易是全球參與,特朗普顯然是高估了美國,低估了全球。
房地產行業(yè)與國際貿易極為不同!特朗普團隊高估了美國,從而讓美國遭受了關稅戰(zhàn)的巨大反噬!
1930年,胡佛簽署《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將2萬種進口商品關稅平均提高,結果引發(fā)全球貿易戰(zhàn)。這道傷疤在特朗普身上似乎從未被真正審視:
特朗普堅信“關稅能創(chuàng)造就業(yè)”,卻無視比較優(yōu)勢理論。當美國消費者轉向本土高價商品時,實際購買力下降,最終導致需求萎縮。
通過制造貿易危機轉移國內矛盾,這種策略在2025年已失效。當美國農民因失去中國市場而破產時,當制造業(yè)企業(yè)因供應鏈斷裂而外遷時,關稅戰(zhàn)的政治紅利早已被經濟陣痛吞噬。
房地產是典型的"二維博弈":交易局限于特定地理空間(如紐約第五大道),買賣雙方信息透明,價格由區(qū)域供需直接決定。而國際貿易是"多維戰(zhàn)場",涉及跨國資本流動、匯率波動、地緣政治、技術標準等超維變量。特朗普團隊用曼哈頓地產商的"看得見對手"思維應對全球化產業(yè)鏈,猶如用顯微鏡觀察銀河系。
美國《華盛頓郵報》27日報道稱,美國工廠依賴中國機械與部件。雖然特朗普聲稱,其貿易政策是為美國制造業(yè)“黃金時代”播種,但貿易專家和企業(yè)指出,廣泛征收關稅反而會使部分行業(yè)的復蘇變得更加復雜。
報道稱,美國經濟不僅依賴中國的玩具和筆記本電腦等成品,其本土工廠生產從汽車到電子產品等各類商品所需的工具都依賴于中國。
特朗普團隊篤信"美國供應鏈即安全",卻無視全球化時代"你中有我"的現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手機產業(yè)鏈70%環(huán)節(jié)在美國境外,但創(chuàng)造了全美制造業(yè)崗位增量的15%。關稅戰(zhàn)導致蘋果將5%產能轉移至印度,直接造成加州工程師失業(yè)。這種產業(yè)共生關系豈是關稅壁壘能割裂?
我為什么說美方關稅戰(zhàn)持續(xù)到現在,美方顯然是后繼乏力了呢?因為特朗普團隊此前多次放出消息,說會在30天內與中國達成協議,隨后又說在和中國商談關稅問題,但隨后被中方給否認了。由此可見,美國那邊現在急著想讓中國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美方關稅戰(zhàn)從“極限施壓”到“求臺階下”的轉變,印證了單邊主義必然失敗的鐵律。中方以“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姿態(tài),既粉碎了美方訛詐,也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當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關稅令時,他或許正在重復胡佛的悲劇。這位將“你被解雇了”掛在嘴邊的商人總統,最終可能發(fā)現:在歷史的審判席上,被解雇的將是美國的經濟領導力,而被犧牲的則是全球貿易體系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