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武器的追求沒有上限,無論是武器的威力極限還是囤積數量的極限,似乎美國總被漩渦般的慣力裹挾。在導彈方面也是如此,美國不僅擁有超過15萬枚導彈,按照美國此前公開表示用600%的速度增量的話,可能美國的導彈不久的將來,將超過20萬枚。中美之間在導彈的對比方面,差距巨大,中國的導彈數量能有多少?
美國超過15萬枚導彈,形成駭人的作戰威力,這些導彈包括多個類型,從洲際導彈這樣的終極武器,到巡航導彈,反艦導彈,戰術導彈,應用在海陸空三個維度都有大量的囤積。
其中民兵3型導彈是美國的殺手锏導彈,數量不少于400-500枚,戰斧巡航導彈,不少于幾千枚,陸軍導彈和魚叉反艦導彈,標準系列等,這些導彈的數量坤榮的總數都達到10萬枚以上,而且這些數據是經過美國智庫認可的,實際的總數,加上戰略核彈等其他類型的導彈,總數量超過15萬枚,是客觀事實。
美國15萬枚導彈,足以讓中小型國家,不敢和美國有任何正面的沖突,甚至不敢輕易表達對美國不滿,因為這些導彈的作戰威力,足以摧毀絕大多數中小體量的國家。
我國有多少導彈?官方沒有詳細公開過數據,外界都是根據不同的數據參考分析得出的結論,認為中國的導彈總數為萬枚左右,是美國的十五分之一,其中核彈只有600枚左右,洲際導彈有3500枚,中遠近不同距離的導彈,能構建成多重防御網絡,進行區域拒止,覆蓋作戰范圍更廣,打擊效率更高,實現更為強大的威懾。
既然我國和西方的導彈數量有懸殊的差距,為何不加大產能,快速增加導彈的產量呢?
我國部署導彈,是考慮到國防的基本需求,并非像美國那樣為了四處去威脅他國,我國出于戰略考量,以及規劃安排,合理制定生產數量的計劃,在戰略需求方面,有著更為全面的宏觀考慮,而且有著自己的使用武器的原則,敵人不主動挑釁,我國不會主動出擊,不會主動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本著防御為主的部署思維,確保面臨國家的安全威脅時,有充足的反制武器就足矣。不用來主動打擊和擴張,因此不需要維持龐大的導彈日常數量。
再有導彈的質量和效能,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會有一定的衰減,考慮到導彈的威力最大化,不需要提前制造太多的導彈,否則也是無謂的浪費。
畢竟火藥在不同環境不同濕度,不同的保存條件下,都會有不同的變化,我國的軍事專家,經過多年的苦心鉆研,才攻克了火藥保存的難題,在制造導彈領域,不需要急于生產囤積,而是錘煉了整套的生產線流程的配合默契度,提前備料,對于制造導彈需要的核心和主要材料,提前都有準備,一旦有極端情況爆發,國家一聲命令,軍工廠就能全面開啟快速增產的能力。
而這些高精度,高爆炸威力,高摧毀烈度的導彈,都是我國提高突防和保障生存的殺手锏,也是護國重器,在一些重要的軍工廠,會對生產導彈,做好周密的安排,不需要擔憂需要補給時,要等待過久。而這些新生產出來的導彈,爆炸威力巨大,要比美國那些保存多年的導彈,技術更為先進,爆炸威力更為巨大,而且打擊效果更好。
同時也要考慮國際影響,如果一個國家愛好和平,卻不斷增加重器的數量,也會在區域和國際范圍制造一些緊張感,我國本著防御為主,反制為輔的方針,不會主動囤積更多的武器,不會制造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的危機感,通過更多的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所以不需要急于增加太多的導彈。
還有一個問題,關乎經濟成本,制造眾多的武器,成本高昂,而且需要再專業的場地和環境相愛保存,還要定期檢查多項存放的參數指標,需要的成本是一筆天文數字,我國為了節約軍費開支,合理控制導彈的總數量,因此也不會安排過多生產和存放導彈。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國的導彈數量就少到,讓敵人覺得有縫隙可鉆的地步。
相反即便是面對坐擁15萬枚導彈的美國,我國解放軍依然信心篤定,對國家的導彈重器有著必勝的信念,畢竟現代化戰場,并非單獨比拼導彈的數量,綜合的精確打擊能力,導彈的摧毀烈度,以及綜合部署的作戰安排,都能決定未來戰場的不同變化和走勢,因此我國對于導彈領域的對比,并不會和西方比拼數量,而是在按照自己的軍工規劃,穩定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