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磚國家沒點名,但批評了這個國家)
巴西召開金磚國家外長會 資料圖
美國的關稅大棒,金磚國家怎么看?最近在巴西召開的金磚國家外長會,有一句話很是意味深長。
哪一句?
看外交部網站,在北京時間30日公布的主席聲明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外長們嚴重關切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不公正的單邊保護主義行徑,包括濫施對等關稅。”
全世界哪個國家,在濫施對等關稅?
答案只有一個:美國。
當然,沒有公開點名美國,也可能是一種外交策略吧。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
很多外媒都注意到,這一次金磚國家外長會,沒有按慣例發表聯合聲明,而是最后以主席聲明替代,這說明在某些具體問題上,可能存在某種分歧。
我看到,一些網友更是將矛頭對準印度,認為肯定是印度故意作梗,尤其在貿易問題上,拒絕批評西方某大國。
印度這個國家,確實很有個性。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沒發聯合聲明,確實事出有因。但說是因為關稅問題,因為印度故意作梗,可能也有點錯怪印度了。
事實上,對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金磚國家都一致表示反對,其中就包括印度,不然就不會有這個主席聲明了。
別忘了,主席聲明里就明確說,“外長們嚴重關切……包括濫施對等關稅”,這自然包括了印度方面。
對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金磚國家都一致表示反對
主席聲明,說得還比較含蓄;但中方,則很直言不諱。
我看到,在這次金磚國家外長會上,王毅發出了“五問”,即:
面對美國在全球范圍揮舞關稅大棒,各國都應作出選擇:我們是否允許世界重回弱肉強食的叢林?
是否認可一國私利可以凌駕于各國公益?
是否放任國際規則被無視甚至拋棄?
是否只要妥協退讓就能獨善其身?
而終極之問則是,我們是要接受一個唯我獨尊的單極霸權,還是迎接一個平等有序的多極世界?
王毅強調,時代不容倒退,公道自在人心。對于貿易戰,中國的回答清晰而堅定:如果執意要打,我們奉陪到底;如果準備要談,就要平等尊重。
他說,中方著眼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利,也是各國的共同利益;中方維護的,不僅是互惠合作,更是國際規則;中方堅守的,不僅是國家民族尊嚴,還有人世間的朗朗乾坤。
特朗普相關漫畫圖
擲地有聲,聽來真讓人為之一振。
我看到,在金磚國家外長會晤主席聲明中,也有相呼應的內容,除了批評對等關稅外,還有,“外長們重申堅持多邊主義和遵守國際法律,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外長們譴責任何單方面破壞多邊機構運轉的企圖。”
誰又在單方面破壞多邊機構的運轉?
知道的人自然都知道,相信也不需要我多說。
這個不公正不合理的世界,金磚國家大有可為,但也確實要更團結更加油啊!
延伸閱讀
4月28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是否進口美國飼料糧和油料,不會影響中國糧食供應。
這句話猶如一記重磅炸彈,美國農民懸著的心徹底“死”了。《紐約郵報》、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等美媒28日報道稱,在中方發出這一表態之際,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農產品訂單不斷被取消,美國農民或將失去中國這一至關重要的最大市場。
代表美國農民的主要出口貿易組織美國“農業運輸聯盟”(AgTC),其執行董事弗里德曼(Peter Friedmann)哀嘆道,從干草種植戶到水果和堅果出口商,再到種植棉花和硬木木材的農戶,美國農產品訂單被取消的普遍情況,已經不能用“即將陷入危機”來形容,而是“一場全面爆發的危機”。
他補充說,中國取消農產品訂單的影響,還將波及更多行業——首先是農場因訂單取消而被迫關閉,接著是碼頭工人因船期取消而失業,最后從港口運輸貨物的卡車司機也將難以幸免。
2020年以來,中國采購美國豬肉量變化趨勢圖 彭博社制圖
美媒援引美農業部上周四(24日)發布的數據稱,中國取消了1.2萬噸美國豬肉的采購訂單,較前一周暴跌72%,創下今年迄今最低單周交貨量記錄。同時,這也自2020年以來,中國取消美國豬肉訂單的最大規模。
根據這份中美關稅交鋒后公布的首周銷售數據,截至4月17日的一周內,中國的大豆訂單也驟降至僅為1800噸的規模,遠遠低于之前一周購買的72800噸。
美國“農業運輸聯盟”(AgTC)的弗里德曼表示,根據從會員公司收到的報告,受貿易戰影響,其會員正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據美媒報道,一家木漿和紙板出口商向AgTC報告稱,其倉庫中約6400噸的貨物訂單被取消,或是被要求暫停發貨,另有15節火車車廂的貨物處于“滯期”狀態,將因貨物運輸延遲繳納額外費用。
該出口商還有9000噸的產品正在海上運往中國,預計將于5月13日抵達。這家公司擔心,如果買家在港口拒收貨物,這批貨物可能會被迫轉運至成本高昂的中國保稅倉庫或其他國家。
一家草種出口商也告訴AgTC,在已預定船只的情況下,中國客戶提前兩周,通知他們取消了8批貨物的訂單。
對于美國農場來說,干草和稻草等飼料的出口也是一項重要業務,這些飼料用于供應海外的畜牧業。
華盛頓州中部的一家干草出口商,向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長期出口大量干草作物。但該出口商稱,在過去兩周內,其被要求將大部分出口貨物改道運往日本、迪拜、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幾個中國大陸港口。航程改道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額外成本負擔。
這家出口商同時向AgTC發出警告,當下狀態“不可持續”,沒有其他市場能夠迅速取代中國的需求并消化如此巨大的購買量。為此,他們立即停止了所有正在處理的訂單,不得不裁去占到員工總數四分之一的12名工作人員。
這家公司還稱,他們一直在與客戶溝通,希望“國家高層那些草率且魯莽的決策能夠得到糾正,從而緩解其目前所面臨的嚴重困境。”
另一家木材出口商也提到,他們正將員工和生產轉移到其他利潤較低的生產項目上,并大幅減少了從伐木廠、卡車運輸、鋸木廠等獨立供應商的業務采購。
據其所說,目前由于中美兩國貿易下降,美國農產品的價格已經受到影響,一些產品的價格已經下降超過了20%。這將影響其庫存規劃和未來投資。
“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了。而且與玩具、電視之類的產品不同,(農業受到的影響)非常明顯,”弗里德曼愁容滿面,“就算沒人購買農產品,你還是需要進行采摘作業,就像櫻桃和其他水果一樣。但如果賣不出去,又能怎么處理它們呢?”
弗里德曼無奈道,接下來一段時間,美國消費者可能會看到超市里暫時涌入一些廉價農產品,比如櫻桃的價格只有以往的四分之一,但這只是美國農民破產并拋售過剩產品的一個跡象。
正在美國農產品出口商發愁之際,《紐約郵報》、CNBC以及彭博社又注意到,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本周一的一番表態。
據央視新聞等報道,趙辰昕在記者會上表示,2024年來自美國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糧食進口量,占我國國內糧食消費量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飼料糧。這些品種可替代性比較大,國際市場供應很充足,同時國內糧食儲備資源也很充足。我國即使不采購美國的飼料糧和油料,對我國糧食供應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彭博社還注意到,中國農業部28日發文稱,中國預計在第二季度從南美進口大量的大豆,以緩解供應短缺,并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動物飼料的價格。
文章稱,前期采購的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南美國家大豆,在4月下旬就將陸續密集到港,預計4月全月累計進口大豆到港量850萬噸,5月將增至1200萬噸,6月1100萬噸。二季度我國大豆進口量將超過3000萬噸,供需格局較為寬松。
彭博社計算稱,這將創下中國該季度的大豆進口量紀錄。這讓弗里德曼更加焦急,因為在上一輪中美關稅戰中,美國豆農已經被迫將一大塊中國市場拱手相讓于巴西。
他疾呼美國政府應迅速改變對華關稅政策,“出口貿易問題是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慢慢形成的。我們不可能通過一聲令下、突然宣布或迅速征收關稅就將這些問題解決掉。”
2025年2月21日,巴西戈亞斯州奧里佐納,工人們在農場收割大豆。 視覺中國
雪上加霜的是,CNBC指出,在關稅沖擊之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通過的“中國造船入港收費惡規”,又給美國農業帶來了另一個迫在眉睫的財務挑戰。
這項新規宣稱,從今年10月14日開始,所有由中國建造并歸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國港口,都將依照其所載貨物的數量被收取所謂“海運服務費用”。
雖然按照相關規定,散裝農產品被排除在外,但集裝箱運輸的農產品并不在豁免范圍內。弗里德曼強調,豁免政策至關重要,因為美國最有價值的農產品出口都是通過集裝箱運輸的。
美媒稱,集裝箱運輸的美國出口農產品包括冷藏牛肉、豬肉、家禽、水果、蔬菜、乳制品以及薯條等加工食品。棉花、堅果、干乳制品、木材、紙張、供人類食用的大豆,以及干草和苜蓿等飼料,也通過集裝箱運輸。
根據美國貿易數據,按體積計算,美國通過集裝箱運輸的農產品約占25%,按價值計算則接近55%。弗里德曼說:“我們仍在努力爭取豁免所有農產品的出口費用,包括集裝箱運輸的農產品。”
美國特朗普政府損人不利己的關稅昏招,幾乎堵死了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之路。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德(Caleb Ragland)致信白宮,敦促特朗普政府盡快與中國談判并達成協議。
他向特朗普喊話,“與中國的這場貿易戰,是在拿美國人的生計,尤其是美國農民的生計賭博。請您現在就與中國達成協議。”
4月29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再對美國關稅問題表示,中方多次闡明,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如果美方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威脅施壓,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開展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