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歐盟這次是動真格了!這次是拿美國科技巨頭開刀。據報道,歐盟《數字市場法》實施以來,首張罰單直接砸向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和臉書罰款合計7億歐元。對此,歐盟委員會做出解釋稱,這兩家公司違反了歐盟的《數字市場法》,這個法案主要是為了遏制數字科技巨頭的過度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
實際上,歐盟出臺相關法案,主要目的就是給美國科技企業開罰單。而且,歐盟給美國科技公司開天價罰單的計劃已經醞釀了很久,只是之前因迫于美國的壓力不敢輕易動手。畢竟,歐盟每年有上千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承受不起遭到美國報復的代價。與此同時,像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這類的歐盟高官,本身也都是美國在歐洲的利益“代言人”,這就導致歐盟相關法案出臺已經一年多,但一直就沒用過。
時過境遷,隨著美歐聯盟關系因美方單方面發動關稅戰,讓蘋果和臉書等美國高科技企業的日子也不再好過。原因很簡單,他們的總統會傷害他國企業,他國自然就會收拾美國的企業。換句話說,隨著北大西洋聯盟關系的破裂,歐盟這下用不著再顧及美國政府的面子了。因此,布魯塞爾首份天價罰單開出去了,對美國科技企業而言,可能才是麻煩的開始,因為接下來還將有更多的天價罰單被開出。
對此,美國臉書公司首席執行官卡普蘭抱怨稱,這不僅僅是罰款的問題,實際上是對該公司征收了數十億美元的關稅。一個詞,戳中了最近美歐關系的痛處,那就是“關稅”!現在,美國雖說給予歐盟為期90天的“對等關稅”豁免,但實際上歐盟輸美的汽車和鋼鋁產品,被加征的25%沒有被豁免,而美國雖說對歐盟予以臨時關稅豁免,但保留10%的所謂“基礎關稅”。換句話說,美歐關稅戰尚未正式開打,歐盟一大堆真金白銀就被弄到美國口袋里了。
由此可見,歐盟此次拿美國科技企業開罰,其實就是為從美國口袋里把屬于自己的錢給拿回來。與此同時,歐盟此舉,也可作為在跟美國談判時討價還價的籌碼。事實上,歐盟在對美貿易問題上,雖說賬面上有上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同時卻在數字服務領域上存在上千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兩者抵消,歐盟實際上占美國的“便宜”很少。既然如此,歐盟之前為何不敢跟美國硬剛呢?原因很簡單,布魯塞爾里面有很多“內奸”,其中就包括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回想3年多的俄烏沖突,如果沒有馮德萊恩及其同僚的煽動,歐洲何至于會落到今天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尷尬地步。再回想過去幾年間的中歐關系,如果不是因為馮德萊恩一伙“內奸”從中作梗,中歐之間的很多互利互惠早就簽署了,歐盟何至于會在應對美國極端關稅政策方面手足無措呢?因此,很多已經覺醒的歐洲高管,紛紛呼吁“鏟除內奸”。據觀察者網報道,歐盟高級官員越來越意識到馮德萊恩的“毒性”,人們希望她能夠辭職。歐盟官員們認為,馮德萊恩的離任能夠解決歐盟不少問題,其中包括改善對華關系等。
有歐媒更是直言:“歐盟癥結就體現在馮德萊恩的身上”。誠然,馮德萊恩在歐委會主席位置上的存在,讓歐洲長期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在歐洲需要能源時,俄歐關系因馮德萊恩支持烏克蘭而徹底破裂,當歐盟需要與中國合作對付美國極端關稅政策時,馮德萊恩卻仍在炒作“產能過剩”的那一套,給中歐合作設置障礙。顯然,歐盟若想要擺脫美國依賴,實現獨立自主,或許只有炒掉馮德萊恩,才有出路!
最后給投資中的老鐵們再強調一下,目前阿姐認為消費、跨境電商已經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核心還是科技,特別是圍繞人工智能芯片方向的國產替代。在關稅背景下,國產替代空間巨大,其中這個方向最有潛力的就是華W鯤鵬910c產業鏈,她也挖掘了一只潛力標的,接下來就會上車。
大家可以關注下方公眾號,查看阿姐最新的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