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貿易保護主義的陰影并未完全消散,2025上海車展于4月23日開幕之前業內不乏悲觀預期。而最終“汽車人”的澎湃熱力令此前種種負面情緒煙消云散,來自26個國家、地區的近千家企業參展,其規模創下歷屆之最,展出面積超36萬平方米,全球首發車型數量達百余款,媒體日共193場發布會,展會期間預計總客流量達130萬人次。
作為媒體從業者,很高興看到2025上海車展回歸了“汽車”本身,沒有太多娛樂明星展臺助陣,沒有“大佬”之間為了流量爆款你爭我奪,大家聚焦在汽車產品、行業動向以及技術路線,整體氛圍熱烈而友好。春日的上海,“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人潮涌動,從這里不難嗅到未來幾年國內汽車行業的勃勃生機。
· 中國品牌VS合資進口,雙方交換立場才會引發新劇情
此前我曾思考為什么海外品牌不學習中國品牌在產品以及營銷層面的強勢項?做不到?沒必要?還是不屑于?好吧,原來是時機不成熟。
這屆車展不止一家海外品牌強調“在中國,為中國”,事實已證明想贏得中國市場僅在后排加幾項配置是行不通的,這句口號有多少是誠意,又有多少是水分需要您自行甄別。而我們在2025上海車展看到的,是海外品牌底層思維邏輯的改變,是全心全意的All in。
雷克薩斯ES換代本不必要如此激進,它只需革新動力總成+提升配置水平,并確保整體格調符合“Old School”人群審美就能穩住基本盤,旱澇保收。但最終成品無疑是激進的,是大刀闊斧的,雷克薩斯選擇在上海全球首發旗下最重要的轎車產品,是希望國內用戶能改變對其品牌刻板印象,希望全新ES的產品特性符合大多數(而非基本盤)中國消費者需求。
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擁有18000牛·米輪上扭矩,它從靜態起步完成了54度斜坡攀爬的極限挑戰成為了車展名場面之一。不否認BMW擁有深厚的技術儲備,但對于用戶來說,十次技術宣講也不如一次現場爬坡+旱地拔蔥深入人心,這種直觀的應用場景展示是此前中國品牌最擅長的營銷手法之一。
奔馳Vision V概念車后排配備65英寸可升降4K柔性巨幕,支持360度環繞觀影。車窗、車頂和地板均可作為投影面,配合香氛系統與氛圍燈可營造影院級沉浸體驗;座椅采用晶白Nappa皮革與絲綢材質,支持零重力模式,從目前看這款概念車提供了相比中國品牌同類型產品更極致的后排體驗。
大眾安徽ID.EVO概念車是一款十分接近量產的中大型SUV,基于800V架構,配備UNYX人機交互系統以及智能語音大模型,搭載純視覺高級智能駕駛輔助方案。車內可選零重力座椅,車外LED大燈由上百顆燈組組成,可根據心情編程不同風格的交互動畫或圖案,總之一切都是中國品牌在宣傳時愿意重點強調的產品特性。
奧迪旗下多款新車將采用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方案,硬件方面將會配備2臺激光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6部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傳感器,這樣的規格在燃油車中只此一家,放在整個中國汽車市場也配得上那句“遙遙領先”。
歷史的回旋鏢雖遲但到,現在輪到海外汽車品牌不斷“模仿”與“借鑒”。
中國品牌VS合資進口,雙方站在各自立場都有還算牢固的壁壘。海外品牌有底蘊,而中國品牌推陳出新速度快,不斷用更吸引眼球的功能+更爆炸的參數配置搶占份額。2025上海車展,雙方終于立場交換:海外品牌力求抹平產品力之間的“代差”,并著重強調自己更值得信賴;中國品牌表示眼下階段性目標已經達成,是時候瞄準增量市場。
從2025上海車展看,他們是如何布局增量市場的?
首先是“卷”高端,上海車展有很多“9系”新車,如果以數字命名產品序列,則“9”往往意味著旗艦。比如極氪9X,“杭州灣庫里南”名不虛傳;當然也比如領克900,目前預售訂單已突破40000+;比如還在概念階段的捷途縱橫G900,按官方宣傳未來直接競品會是攬勝;仰望U8L想表達的意思與“9”差不多,至于售價可能會便宜一些的樂道L90、深藍S09也是毫無爭議的中高端產品。
捷途縱橫G900
客觀看待,并非上述所有品牌都成長到了需要布局中高端甚至旗艦產品的階段,但競爭對手有所動作不跟進又會被動。一方面是命名中帶有“9”的旗艦產品,另一方面中國品牌也在推出熱門車的衍生版本,總之目標在于相對小眾的細分市場。
比如蔚來螢火蟲車展現場就給出了3000元換電券的市場優惠,目前市面上“小而精”的產品不多,誰的底牌夠狠誰就能充分挖掘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極氪推出了極氪007GT,與蔚來ET5T定位相似,也算是小眾市場的精準布局;奇瑞復活了QQ車系,意在開拓年輕化消費市場,重現昔日QQ“滿街跑”的場景。
從歷史進程看,海外品牌經歷過一輪擴張,現在正值戰略收縮期,打磨產品力并為下一步擴張做好沉淀,而中國品牌產品力已經相對完善,他們需要擴張影響力,需要更豐富的產品線,需要提供更多人文關懷以及情緒價值。雙方交換立場,發現眼前的對方竟如此熟悉,不得不感嘆這該死的宿命感真真切切地塑造了近些年最有意思的一屆大型車展。
· 汽車科技與供應鏈,從幕后到臺前
今年上海車展,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面積約10萬平方米,占總面積近三分之一,印象中這是近些年供應鏈巨頭們存在感最強的一屆車展。
參展企業包括博世、采埃孚、寧德時代等全球百強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地平線、商湯絕影、科大訊飛等近百家芯片半導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企業。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一代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裝備”,由此帶動的AI大模型、高精地圖以及汽車芯片等產業讓汽車從“移動工具”進化為“智能終端”,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正從“制造驅動”加速轉向“科技+服務驅動”。
4月24日,致力于為量產車輛打造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Momenta”高調官宣與通用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凱迪拉克、上汽奧迪、智己六大品牌達成進一步戰略合作,中國汽車科技力量加快向外輸出,奔馳搭載了中國的豆包AI大模型,奧迪用上了華為乾崑智能技術,寶馬、阿里巴巴合作的兩大定制AI智能體在上海車展首發。
這些科技公司與供應鏈企業對汽車行業的加持始于車,但又不止于車。
上海車展小鵬汽車展臺,創始人何小鵬現場考驗了公司自研的人形機器人IRON“鐵人”如何“導購”小鵬自研的飛行汽車,此舉令小鵬展臺成為車展熱門“打卡地”之一;宇樹科技研發的UnitreeB2機器人則化身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藍谷極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AI員工”...
智能汽車與人形機器人原理相似,其內在邏輯都是由智能感知到反饋控制,上述場景也是AI技術向汽車產業全鏈條深度滲透的具象化體現。
· 汽車安全成為高頻詞匯,新時代下的“安全”標準如何定義
科技進步越是日新月異,越要靜下心思考這些新科技會不會在安全方面留有漏洞。
2025上海車展,長安汽車副總裁賀剛在采訪中表示“用戶對駕駛輔助有強烈需求,但當前技術尚難以保障完全安全,實際操作遠未達到理想”。對應的,車展期間華為乾崑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這份多名車企高管簽署的倡議書提出“要實事求是地宣傳,明確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讓用戶清晰地知道和理解各自車型的真實能力”。
以前聊汽車安全大家會說車身剛度、防撞鋼梁或電子穩定系統,如今汽車安全焦點問題變成了駕駛輔助、智能化帶來的信息安全以及電池安全等等。不光是話題維度的改變,其核心在于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安全可以套用現有評價體系,而新科技衍生出的安全問題需要慢慢打磨、完善才能形成多方認可的評價標準。
2025上海車展,車企不再單純比拼硬件堆料,而是通過場景驗證構建信任。在華為鴻蒙智行發布會上,“安全是最大的豪華”被反復提及,問界M8暴雨AEB剎停演示聚焦極端場景下的安全性能,極氪9X演示的時速130km/h連續兩次緊急避讓操作也為用戶預留了一定安全冗余。
相對應的,用戶對車企宣傳話術的質疑也更加頻繁,自小米SU7幾起事故引起熱議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直接追問駕駛輔助功能的法律責任歸屬,甚至要求企業出具書面承諾。這種變化將倒逼車企在營銷中更加透明,例如明確標注相關功能的適用場景、限制條件及應急措施。
“停下來做減法”也是生機勃勃的體現,透過2025上海車展能看到國內汽車行業有好作品,有引領潮流的科技,與此同時我們也愿意看到車企、媒體與用戶之間的高質量交流分享,去掉不健康的部分才能確保長遠的、旺盛的生命力。
· 生機勃勃,卻也充滿焦慮
2025上海車展,生機勃勃之下也有暗流涌動的焦慮。
如今市場環境下,交付量不是榮辱線而是生命線,此前一直以為蔚來這種定位于輕奢+服務的品牌行情不會跳水,結果蔚來螢火蟲指導價相比預售價大幅調低,幾款熱門車型也有不少于5萬的市場(綜合)優惠。不久前上市的日產N7指導價只要11.99萬起,現在很多車企肢體語言都在傳遞共同的信號:先活下去,以后的事以后再說。
即便國內競爭環境如此惡劣,海外車企依然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2025上海車展開幕前夕,上海市與豐田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儀式,豐田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研發生產公司宣布落戶上海金山。為了排解內卷壓力,近年中國品牌也持續向海外市場輸出著產能,本屆車展來自中東的采購團現身比亞迪、一汽紅旗等車企展臺,現場下訂大筆高端豪華轎車訂單。
總的來說,無論首發新車的重磅程度還是媒體、觀眾以及海外嘉賓的現場感受,這屆車展都堪稱標桿水準,無愧于國內頂級汽車盛宴。1985年4月20日,首屆上海車展開幕,而今以“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上海車展正值其40周年紀念,四十年間,中國汽車行業從初學者變成了引領者,這樣的特殊紀念意義又令2025上海車展更加獨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