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有腳底疼痛的癥狀,第一個閃過腦海的是什么呢?猜應該是足底筋膜炎!
在現今大多數人的認知里,足底筋膜炎幾乎等于是腳底痛的代名詞,因此就產生了腳底滾球、伸展···等針對足底筋膜的治療方式,但足底筋膜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為何需要治療?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足底筋膜炎癥是因為久站、走路導致足底筋膜緊繃,然后使足底筋膜發炎,產生疼痛,而去不停的放松足底筋膜,真的合理嗎?另外關于足底筋膜炎的說法,近年來的國內外有一些研究表明: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實際上并沒有“發炎”,而是局部組織發生退行性改變,譬如膠原退變、膠原纖維排列紊亂、粘液基質紊亂、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鈣化等病理現象,而非傳統的以白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浸潤為特征的“炎癥反應”。在諸多病例研究的組織學切片中也少見炎癥細胞。也就是說,足底筋膜其實沒有“炎”。該說法是否正確,不得而知。
足底筋膜顧名思義,它是筋膜,而不是肌肉!不應該放松!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脂肪層深面的帶狀結締組織,被兩條淺溝分為三部分:中央帶、外側帶、內側帶。其中內側帶較薄,外側帶較厚,中間帶最厚,堅韌致密,也稱為足底腱膜。
足底筋膜呈長三角形,尖向后附著于跟骨結節,底向前分裂為五束,止于各趾的趾腱鞘,但彼此借橫纖維相連,附著于跖趾關節囊和趾腱鞘。足底內側神經及其分支位于足底內側半和內側三個半趾足底面的皮膚。足底外側神經則分布于足底外側半和外側一個半趾足底面的皮膚。
因此足底筋膜,就像髂脛束綜合癥的髂脛束一樣,只有被動的張力,不會無緣無故自己緊繃,一般都是由于出力收縮而變緊的是肌肉間接導致,所以足底筋膜緊繃肯定是有其他因素的影響,才會使足底筋膜變緊繃。
前面提及,足底筋膜與小腿三頭肌腱都連接到跟骨,因此當小腿三頭肌因為出力(久站、走路、跑步等)變緊繃,就會拉著跟骨往上旋轉,進而使足底筋膜也變得緊繃,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解決足底筋膜緊繃的狀況,或許更應該是要放松小腿后側的肌群:腓腸肌與比目魚肌,而不是放松足底筋膜。
除了因肌肉緊繃導致足底筋膜緊繃的可能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可能,那就是足弓塌陷!
足底筋膜雖然不是肌肉,但它被拉長的時候會產生被動的張力,而這個張力能夠幫助我們維持腳掌的足弓,所以當重力或壓力往下壓我們的足弓,使足弓變平的時候,就會拉長足底筋膜,進而產生被動的張力撐住足弓,此時,雖然足底筋膜變得緊繃,但它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足弓,如果你用盡了一切方式治療足底筋膜,恐怕就會使足弓塌陷的狀況越來越嚴重,進而衍生其他的問題(大拇指外翻、膝蓋痛等)。
既然有被動的張力,就有主動的收縮力,維持足弓最好的方式是肌肉收縮控制,因此訓練控制足弓的肌肉,就能解決足底筋膜被動張力增加的問題。
今天提及的內容主要是想表達一個意思,足底筋膜和髂脛束一樣,它只有被動的張力,因此很少會去放松足底筋膜(高弓足外),其緊繃的出現更多是繼發引起的。另外,如果一味的放松足底筋膜有可能會導致足弓的塌陷。
如果產生足底筋膜緊張,試著去評估其周圍的肌肉,去放松緊繃的肌肉,試著訓練控制足弓的肌肉,放松并不是沒有副作用,只是你知不知道而已!筋膜不會主動變緊,一定有其他原因!
文章來源:康復小南寧 本文部分內容為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