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
新疆吐魯番種葡萄的歷史有兩千多年了,吐魯番的葡萄好吃、在國內幾乎盡人皆知;它之所以非常出名,和一首名字為《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歌曲有很大關系。這首歌的曲作者是“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施光南,祖籍浙江金華,1940年8月22日出生于重慶南山,是新中國成立后培養的新一代作曲家、音樂家。
1964年,從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劇院。他創作的女中音獨唱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旋律流暢上口,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深得群眾喜愛。
1976年10月,施光南譜寫的《祝酒歌》傳唱一時。1978年,“由亞洲羽聯委托中國羽協舉辦的第三屆亞洲羽毛球邀請賽”在北京舉行;施光南與詞作家凱傳合作,創作了《潔白的羽毛寄深情》,節奏歡快、旋律優美,經朱逢博演唱后風靡大江南北。
施光南和妻子洪如丁
1979年7月,施光南調入原中央樂團,接連創作了《月光下的鳳尾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帶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喚起了億萬人民的強烈共鳴,至今仍在傳唱、經久不衰。
其中,《月光下的鳳尾竹》是為了在傣族地區宣傳《婚姻法》而創作的。在這些歌曲里,無論是表達年輕人對美好生活和愛情的向往,還是抒發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都唱出了當時民眾的心聲。
1979年,施光南為關牧村度身創作的歌曲《假如你要認識我》,熱情活潑,反映了青年人奮發進取的精神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在二十世紀80年代可謂家喻戶曉,激勵了一代年輕人奮發向上。
1982年,施光南和詞作者任志平聯手,為男中音歌唱家佟鐵鑫創作了抒情歌曲《多情的土地》。
1985年,在首屆“當代青年最喜愛的歌”評選中,30首歌曲獲獎,施光南作品占三首。
1990年4月18日中午,施光南的妻子洪如丁在工作中,突然接到女兒電話:“爸爸唱歌時,手突然麻木,已經把他扶到沙發上。”當母女倆把施光南送到醫院,醫生診斷的結果是“腦溢血”。5月2日,施光南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醫生說,施光南的死因是先天性血管畸形。
毛主席批的電視機
施光南去世后,在其老家,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東葉村建立起了施光南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著一臺電視機。這是毛主席特批的。
這臺電視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批電視。1958年,我國開始研制黑白電視機。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驗,在1958年3月初研制成功。當時,電視機的牌子為“北京牌”,生產地在天津。最初時產量極低,主席給當時任勞動部副部長的施復亮(施存統)特批了一臺。
施復亮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1920年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參與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從建黨初期開始,就和毛主席有廣泛的接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