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幾個名字聽起來有點拗口,但它們最近的動作可一點不含糊。
自打蘇聯解體以后,這個國家一直在琢磨怎么走自己的路,尤其是近些年,甩開俄羅斯的影子這事兒干得特別起勁兒。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方方面面都在“去俄羅斯化”。為啥這么著急?
跟俄羅斯的那些年
蘇聯時期,這五個國家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跟俄羅斯綁得死死的。
經濟上,俄羅斯是大老板,管著能源、工業、貿易;文化上,俄語是通用語言,連學校里教的課本都離不開它;軍事上,俄羅斯的軍隊駐扎在這兒,安全靠他們說了算。可以說,那時候的中亞五國,離了俄羅斯還真有點轉不動。
1991年蘇聯解體,這五個國家一下子成了獨立國家,但俄羅斯的影響力可沒馬上消失。通過獨聯體(CIS)啥的,俄羅斯還是在中亞的地盤上呼風喚雨。
經濟上,中亞的天然氣、石油好多都得靠俄羅斯的管道賣出去;文化上,俄語還是官方語言之一,老百姓日常用得也多;軍事上,俄羅斯的基地還擺在那兒,時不時提醒大家誰是大哥。
不過,時間一長,情況變了。俄羅斯這些年經濟不太行,尤其21世紀初,碰上國際制裁、油價下跌,日子過得緊巴巴。
中亞國家一看,靠著俄羅斯這條腿走路,怕是走不遠了。再加上全球化一加速,國際上新玩家多了起來,中亞五國就開始琢磨:是不是該換個玩法了?
去俄羅斯化,到底咋個去法?
中亞五國這“去俄羅斯化”,不是嘴上喊喊口號,而是實打實地在干。政治、經濟、文化,各路齊上陣,咱們一個一個來看。
先說政治層面,中亞五國這幾年外交路子變寬了,不再光盯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些國家,開始跟西方、跟中國眉來眼去,想在國際上多刷點存在感。
比如哈薩克斯坦,2010年當了歐安組織(OSCE)的輪值主席國,挺風光;烏茲別克斯坦2017年加入上合組織(SCO),跟中國越走越近。
塔吉克斯坦也不甘落后,2019年搞了個“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CICA)峰會,把亞洲各國的大佬都請來了。
這幫國家還喜歡抱團取暖,參加各種國際組織,慢慢把外交重心從俄羅斯那邊挪開。簡單說,就是不想老被俄羅斯牽著鼻子走,得多交幾個朋友,路子才寬。
經濟上,中亞五國也在使勁兒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以前,他們的能源、貿易都得看俄羅斯臉色,比如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得走俄羅斯的管道賣到歐洲,中間讓俄羅斯賺了不少差價。現在不一樣了,他們開始找新買家、新伙伴。
中國這幾年成了大金主。“一帶一路”倡議一推出來,中亞國家眼睛都亮了。哈薩克斯坦跟中國做生意做得火熱,2019年貿易額沖到220億美元,占它外貿的20%多。
烏茲別克斯坦也跟中國簽了一堆協議,能源、紡織、農業,啥都搞。土庫曼斯坦更是直接跟歐洲談天然氣出口,想繞開俄羅斯自己干。
俄羅斯經濟不景氣,中亞國家自然不想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里。找中國、找歐洲,甚至找美國,經濟路子越走越寬,這也是他們“去俄羅斯化”的底氣。
文化上,去俄羅斯化最明顯的就是語言和教育這塊兒。中亞國家開始推自家的語言,把俄語往邊上擠。
比如哈薩克斯坦,2017年宣布把哈薩克語從西里爾字母改成拉丁字母,說是要跟國際接軌,其實也是想跟俄羅斯的文化拉開距離。
2019年烏茲別克斯坦通過《國家語言法》,直接規定烏茲別克語是官方語言,俄語地位一落千丈。
教育上也是大刀闊斧。2018年吉爾吉斯斯坦改了教育政策,俄語課減了,吉爾吉斯語和英語課加碼。塔吉克斯坦也差不多,學校里塔吉克語用得越來越多,俄語慢慢靠邊站。
除了語言,他們還忙著捧自家文化。塔吉克斯坦的“納烏魯茲節”一年比一年熱鬧,哈薩克斯坦的文化節也搞得有聲有色。說白了,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咱自己的東西不比俄羅斯的差。
為啥這么著急?
中亞五國這“去俄羅斯化”搞得風風火火,為啥這么急?其實主要有仨原因:民族主義、經濟利益、地緣政治,哪個都跑不了。
蘇聯解體30多年了,中亞國家越來越覺得自己得有個獨立的樣子。民族主義這股風吹得越來越猛,老百姓、政府都想找回自己的根兒。
比如哈薩克斯坦的老總統納扎爾巴耶夫,2017年發表了個《哈薩克斯坦的未來:精神復興》的演講,講得特煽情,說要擺脫蘇聯那套殖民影響,把哈薩克的文化、語言找回來。
這事兒不光是政府喊口號,老百姓也挺支持。畢竟,誰不想自己國家有點兒自豪感?老用俄語、老聽俄羅斯的,時間長了誰受得了?所以,民族主義一抬頭,去俄羅斯化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
再說經濟,俄羅斯這些年真有點拉胯。經濟下滑不說,還老挨制裁,跟著它混日子不好過。中亞國家一看,這大哥靠不住啊,得趕緊找新靠山。
中國這時候跳出來了,“一帶一路”砸下大把錢,修路、建廠、搞能源,中亞國家樂開了花。比如烏茲別克斯坦,2019年跟中國簽了30億美元的單子,日子過得比靠俄羅斯滋潤多了。土庫曼斯坦也聰明,找歐洲賣天然氣,賺得盆滿缽滿。
俄羅斯經濟一萎縮,中亞國家自然不想吊死在一棵樹上。經濟利益擺在那兒,誰給錢多、誰靠譜就跟誰玩兒,這邏輯多簡單。
最后是地緣政治。俄羅斯這幾年在國際上動作不小,尤其2014年烏克蘭那事兒,吞并克里米亞、支持東部武裝,把鄰居們都看懵了。中亞國家心里打鼓:這大哥會不會哪天也對咱下手?
哈薩克斯坦離俄羅斯近,感受最深。烏克蘭危機一爆發,它趕緊跟中國簽能源協議,還跑去參加各種國際組織,生怕被俄羅斯綁得太死。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也差不多,都在找中國、找美國,想多留幾條后路。
再說,美國、歐盟這幾年也盯著中亞,想在這兒插一腳。2015年美國搞了個“新絲綢之路”計劃,說是要幫中亞發展經濟、安全,其實就是想擠兌俄羅斯。中亞國家一看,機會來了,趕緊往外跑。
去俄羅斯化這路子走得快,帶來的影響也不小。有好有壞,咱們得全面看看。
對中亞五國來說,去俄羅斯化最大的好處是路子寬了。經濟上,貿易伙伴多了,不用老看俄羅斯臉色。比如烏茲別克斯坦,2019年外貿里中國、韓國、土耳其的份兒越來越大,俄羅斯的份兒縮水了。文化上,自家語言、傳統回來了,老百姓心里也舒坦。
但麻煩也不少。俄羅斯不高興啊,偶爾使點小絆子。2014年,哈薩克斯坦跟西方走近了點,俄羅斯立馬搞經濟制裁,擺明是給你點顏色瞧瞧。中亞國家得一邊發展,一邊小心別把俄羅斯惹毛了。
對俄羅斯來說,中亞五國跑路可不是啥好消息。以前在這兒說一不二,現在影響力嘩嘩往下掉。軍事基地少了,俄語沒人用了,企業在中亞的生意也少了。中國還在這兒搶地盤,能源、基建都被中國占了先,俄羅斯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地緣政治上,俄羅斯的地位也受了挑戰。中亞這塊兒要是徹底跟它翻臉,俄羅斯在歐亞大陸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中亞地區這幾年因為去俄羅斯化熱鬧了不少。經濟上多元了,文化上豐富了,但安全問題也冒出來了。民族主義一抬頭,民族矛盾容易炸。比如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南部的奧什市,吉爾吉斯族和烏茲別克族打了一架,死好幾百人,挺嚇人。
大國在這兒掐架也不少。俄羅斯、中國、美國都想插一腳,地盤小、玩家多,容易擦槍走火。2019年,塔吉克斯坦跟阿富汗邊境打了幾仗,安全問題一下就凸顯出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