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人頭攢動的“百萬英才匯南粵”招聘會,一邊是浙大女生自信提出的“15萬年薪,雙休”的求職要求。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卻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名校光環加身,就能輕松獲得高薪理想工作嗎?
名校光環下的求職困境
名牌大學是許多學生努力學習想要實現的目標,象征著優秀的教育、更高的學術水平和更寬廣的發展機會。
圖片來自于網絡
因此名校畢業生通常更有自信,對事業有更高的期望,他們曾經對未來充滿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份待遇好、不加班、有人情味、晉升空間大的好工作。
但名校的光環有時也會變成壓力,讓一些畢業生被“捧殺”,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設定不現實的求職目標,最終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遇到很多挫折。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位浙大女生可以看作是許多人的一個代表,本來以她的學歷和能力,想要找到一個“年薪15萬,雙休”的工作其實并不難。
可這位學霸所學的新聞專業,顯然不存在這種工作,新聞專業過去是熱門的“金飯碗”,但現在卻恰恰相反。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以前的新聞行業相比之下還是比較輕松的,可如今從業者需要隨時待命,工作時間比“996”更長,隨時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
競爭激烈、工作強度大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加班是常態,新興媒體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創作優質內容的壓力越來越大。
圖片來自于網絡
因此很多網友認為,這位女生既然能提出這種要求,說明她可能不太了解目前新聞行業的狀況,而且對“雙休”的要求顯得有些過于堅持,這表明她對實際情況的認識還不夠深入。
浙江大學的牌子當然很有用,代表著她有很強的能力和潛力,但是畢業證不等于高薪保證,年薪15萬,對很多經驗豐富的媒體人來說都不容易,更別說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了。
夢想與務實的選擇
圖片來自于網絡
對比那位浙大女生,另一位求職者則大相徑庭,他不強求進名公司,也能接受加班,只希望工資能有6000元。
兩人的求職標準像光譜的兩端,預示著不同的結果,一個執著高工資和雙休,一個更看重經驗和未來發展。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一個還活在名校光環中,覺得高人一等,一個則很實際,了解自己,并適應市場,這種對比不是說誰好誰壞,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求職觀念。
現在找工作競爭激烈,與其看重名校背景,不如實實在在地了解自己,更懂得職場需要什么,求職就像相親,公司挑員工,你也在挑公司。
圖片來自于網絡
只有當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市場需要什么,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工作。
很多名校生都有自己的夢想,希望能找到一份讓自己充滿熱情的工作,但社會發展也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畢業生需要在個人興趣和社會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做出明智的選擇。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需要認真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好充分的職業規劃,那么名校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怎樣才能既追求個人夢想,又滿足社會需要,讓自己的職業道路更加平穩長遠呢?
如何正確的尋找工作
首先,應屆生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名校的牌子不是萬能的,它能提供機會,也可能讓人看不清自己。
圖片來自于網絡
畢業生應該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了解長處和短處,找到個人興趣和市場需求的共同點,畢竟高學歷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并不是最終目標。
其次,要有一個靠譜的職業規劃,認真研究目標行業的發展方向、工作內容和薪資情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職業發展路線。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不要盲目追求高起點,不如從基層做起,積累經驗,提高能力,應屆生的起薪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工作崗位的成長機會和行業的晉升空間。
積累經驗非常重要,尤其是實習、兼職和志愿活動,它們可以彌補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的脫節,讓大家更快適應職場。這些實踐還能擴展人脈,為以后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圖片來自于網絡
社會不像校園那么單純,許多規則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適應,保持學習的熱情,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在競爭中更有優勢,才能站穩腳跟。
大家必須正確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做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身能力,這樣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參考信息
抖音杭州網2025年4月19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