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萬澤瑋 王一鳴
泰國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年平均日照時間約為1600—2000小時。其中,泰國的中部和東北部地區日照時數較高,平均每天可達到7—8小時。泰國的太陽能儲量也較為豐富,年平均輻射量約為1200—1400kW?h/m2,超過一半地區全天輻射量可達5.00—5.28kW?h/m2,這為光伏發電提供了十分良好的自然條件。
零關稅、凈計量,電力補償力度大
一直以來,泰國的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2023年,天然氣占泰國電力供應的58%,煤炭占泰國電力供應的13.6%,石油也占據一定比例。近年來,泰國政府不斷推動國家能源轉型,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2018年,泰國政府發布《電力發展規劃2018—2037》和《替代能源發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到2037年將可再生能源在整體能源構成中的占比提升至30%。2024年9月發布的《電力發展計劃2024—2037》草案中,進一步將這一目標提升至51%。
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國光伏產業近年來已經取得一定的發展成果。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數據,泰國的光伏裝機容量從2014年的1299兆瓦增至2023年的3181兆瓦,發電量也從10年前的1925吉瓦時上升至近5000吉瓦時,并建設了不少光伏項目。
例如,泰國電力生產管理局正在泰國西部的薩姆恩高地區開發裝機容量達778兆瓦的Bhumibol大壩太陽能光伏公園,要求建設一座205兆瓦的晶體硅太陽能發電廠,包括浮動式光伏系統、錨定和系泊系統、33千伏電力系統、輸電線路、控制和監控系統以及相關軟件。該項目與水電站聯合建設,采用水上漂浮的模式,預計在兩年后投入商業運營。
除了大力支持在農田、水域和廢棄土地上建設光伏電站之外,泰國政府還提供稅收優惠、補貼及綠色貸款等政策支持,并推出“凈計量”措施,允許個人將自行安裝的發電設備所發多余的電量回收到電力系統,獲取電力補償。
今年2月,泰國政府公布碳稅政策,對碳排放征收每噸200泰銖的碳稅,作為對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回應。該政策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環保消費,鼓勵企業采用更清潔的能源技術。這是泰國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一項最新舉措,在碳稅的影響下,清潔能源將得到更多優勢,并為光伏企業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以上措施均在鼓勵企業和居民投資光伏項目、安裝光伏系統。同時,泰國政府對光伏組件進口實行零關稅,符合條件的光伏發電系統可以享受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此外,泰國政府還計劃出臺一項針對安裝屋頂太陽能電池板家庭的新減稅計劃。該計劃出臺后,預計將為約9萬戶家庭提供稅收優惠。
中國企業已成泰國光伏市場重要參與者
當前,與光伏技術配套的儲能技術在泰國也正處于發展階段,鋰電池儲能系統正在泰國加速普及,液冷儲能、車網互動等技術正得到逐步應用。儲能電池與光伏電站配套設置,可以有效減少因天氣原因導致光伏發電輸出不穩定的不利影響。
迅速發展的泰國光伏產業,吸引了中國企業的目光。目前,中國企業已經成為泰國光伏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如比亞迪、天合光能、陽光電源等企業,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競爭力的價格,在泰國市場上占據了較為主導的地位。這些品牌不僅在光伏組件領域有較強的影響力,還在儲能技術上逐步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早在2016年3月,天合光能在泰國的工廠天合光能科技(泰國)有限公司正式投產,主要生產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天和光能還在泰國東北部孔敬府的烏汶叻大壩上建設一個24兆瓦交流浮式太陽能電站,自2024年3月投入運營以來,該電站預計每年可減少4.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并為約1.8萬戶家庭提供電力。
晶科能源同樣在泰國深入發力。2024年,該公司已經占有泰國光伏市場份額的38.4%,且連續兩年在泰國的模塊出貨量排名第一。該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拓展產品多樣性,開發“光伏+”商業模式,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不久前,晶科能源與UTI(UBOLTECH INTERTRADE COMPANY LIMITED)簽署一項儲能項目合同,為泰國當地一家工廠提供總容量為25MWh的SunTera藍鯨液冷儲能系統。這一標志性項目的核心目標是助力該工廠從傳統發電模式向更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模式轉型。
此外,一些光伏產業配套企業也開始“植根”泰國。在電池儲能企業領域,欣旺達于2025年3月獲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批準,投資近15億美元,在春武里府建設兩座電池工廠,同時布局電池回收業務。華光新材、浦林成山等輔材企業,華為、國家能源集團、協鑫集成等綜合性企業也在深耕泰國光伏市場,并在光伏產業鏈上提供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偏遠地區儲能設備缺乏,電網設施較為陳舊,這本是泰國發展光伏產業的短板,但是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機遇。升級電網設施、建設儲能設備,均屬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基建類項目正是中國企業的長項,中國相關企業可“發力”上述領域。
在政府支持、技術發展的今天,中國企業投資泰國光伏產業機遇多、潛力足。泰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無疑對投資泰國光伏產業的中國企業是重大利好,泰國光伏產業的集聚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建設本土化產供鏈的機遇。此前由雙方共同建設的泰中羅勇工業園等園區已吸引眾多中國光伏企業入駐,形成一定的產業集群效應,為中國企業提供良好的產業環境和合作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