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的一天,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吳南生,按照省委的分工到汕頭傳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他本身就是汕頭人,但因為革命和工作的原因,已經有十幾年沒回去過了。
吳南生
可是,當他踏上故土,再看到汕頭的時候,心中卻涌起了一陣悲涼,此時呈現在他眼前的,簡直不忍直視。
一些樓房已經殘舊不堪了,有些甚至搖搖欲墜。所有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有些地方積水十分嚴重,甚至沒有下腳的地方。有些沒有積水的地方,車一過就是塵土一片。
到了住的地方后,他更感到吃驚。電話打了10次,能有1次撥通就算好事了。而且,房間里經常停電,夜里更是什么都看不見,還要點蠟燭。城市管道系統損壞非常嚴重,無論是招待所還是馬路上,到處都能聞到污水的臭味……
吳南生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這不是他心目中汕頭應有的樣子。他跟工作人員說,汕頭是他的故鄉,以前汕頭是大汕頭,還包括現在的汕尾、梅州、潮州、揭陽等4個市。
他說那個時候汕頭很大,因此,在解放前,汕頭當時在廣東不算差。也因為汕頭靠海,所以挺發達的,他小的時候,跳舞廳什么都有,也被稱為“小香港”,一直到解放前的時候也是挺不錯的,人也很多,市井也非常繁華。
后來,他離開家鄉到了延安,又輾轉到東北,隨南下大軍轉戰各地。到地方后,先是到南昌當副市長,又到了河南工作,離開汕頭有20來年。最近一次回汕頭,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兒了,陪韋國清書記去過一次,但只是路過沒細看。
右二 吳南生
沒想到,就是幾十年的時間,汕頭竟然落后到這個地步。他回憶說,他小的時候,家里也是貧困戶,也非常窮,但當時汕頭并不是所有人都窮,也有富的,也有不太富的,也有小窮的。
可現在汕頭是大家一起窮,而且是要多窮有多窮。再看看市面上,到處都很凄涼,市里面都這樣,那廣大農村、山區會怎么樣呢,那肯定是很慘啦!
說到這里,吳南生的眼淚掉了下來。他說,他已經幾個晚上都沒有睡覺了,一直在想為什么汕頭會變成現在這個局面。客觀上,有過去大環境的原因,但是和以前的”小香港“比,包括和真正的香港比,都是靠海,簡直落差巨大。
右三 吳南生
前面有一些朋友曾和他調侃說,從香港到汕頭,大家都是載歌載舞,熱烈歡迎啊!一開始,他還不懂,便問為何這樣說呢?朋友告訴他說,從香港到汕頭,只有一種大汽車,因汕頭的路太差了,坐在車里,一直是兩邊搖晃,再加車的哐當聲,所以叫“載歌載舞”。
而熱烈歡迎呢,是因為車里沒有空調,汕頭的夏天又很熱,車里更悶熱,再加路上的塵土都卷進車里,所以才叫“熱烈歡迎!”
想到這些,說到這里,吳南生越來越激動,他就說:“我們當年豁著性命扛起槍桿鬧革命,可不是為了換取眼前這樣一幅江山啊!”
吳南生
因此,他覺得汕頭必須要變了,再這樣下去,那就對不起老百姓了。這次汕頭之行結束,回到省里后,吳南生便找當時省委主委領導匯報了情況。
他強烈建議說,現在要搞改革開放了,建議就在沿海劃出一片地方。他前面已經咨詢了很長時間了,像香港一樣,把資金引進來發展,利用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建議就在汕頭、深圳、珠海3個地方搞……
吳南生主動請纓說:“如果省委同意,我去辦。要殺頭就殺我。”廣東省委的主要領導,非常認同吳南山的建議,當即表示同意。
左一 吳南生
最后,經過商議并報請中央批準,就由吳南生具體負責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的籌建和管理工作。而吳南生不負眾望,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了改革開放的探索者,建立起了不朽的功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