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知名主持人吳小莉來到浙江,見到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她見哥哥家徒四壁,十分貧寒,內心感觸良多,隨后,她偷偷做了一個決定……
看著車窗外泥濘的土路,吳小莉的心里充滿了忐忑,“哥哥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們過得好不好?會不會接受自己?”每一次問詢,心里不由得更加緊張了。
吳振華原本是位國民黨的軍人,因為戰敗后,隨部隊逃到了臺北地區,后來又成了家。吳振華晚年時期,躺在病床上,手指反復摩擦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上面是被他遺留在內陸的原配妻子和兒子。
猶豫了很長時間,吳振華還是開口了“小莉,你...還有個哥哥在浙江”。聽完父親講述的前因后果,吳小莉不由淚流滿面,決定去浙江一趟,為父親完成心愿。
不久后,浙江某鄉間的土路上,吳小莉所乘坐的轎車碾過碎石,她看著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手里緊緊攥著一張寫了地址的紙條。
當看見那座漏雨的瓦房時,她的心一下提了起來,深吸一口氣,緩緩走下車?!爸ㄑ健币宦曂崎_木門,霉味混著草藥味撲面而來。
她看到從未謀面的哥哥正蹲在地上修補漁網,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下,露出被曬成古銅色的脖頸。一旁已經白發蒼蒼的陳梅娥正在往搪瓷碗里倒水,碗沿的缺口處,還留著1950年代的紅雙喜圖案。
她走上前,顫抖著聲音說:“我是小莉,吳振華的女兒”。正在穿針的陳梅娥手一抖,銀針掉在補了又補的棉被上。
“他...還活著啊。”陳梅娥用袖口擦了擦眼角,趕忙起身去倒了一碗糖水推過來,碗底沉著沒化開的糖粒。
哥哥吳伯定搓著滿是老繭的手,突然指向墻上的相框:“娘每年都去鎮政府問,說臺灣的2001年,高雄小港機場。吳振華拄著拐杖,盯著海關出口處。當穿著藍布衫的陳梅娥牽著吳伯定出現時,老人突然踉蹌著跪下,胸前的勛章撞在地面發出脆響:“梅娥,我對不起你......”
陳梅娥顫抖著手扶起丈夫,從帆布包里掏出疊得方正的中山裝:“這是你走那年我做的,改了三次尺寸”。
吳伯定則盯著父親手腕上的銀鐲子,那是母親當年賣掉陪嫁的玉鐲,托人從香港買來的,說“戴上就能保平安”。
在團圓宴上,吳小莉看著妹妹們圍著從未謀面的大哥問東問西,突然發現父親的碗里堆著三個梅干菜扣肉,那是陳梅娥特意讓廚師做的,說“振華當年能吃三碗飯”。
陳梅娥帶來的鐵皮盒里,除了中山裝,還有半本《臺海兩岸通信集》,里面夾著1987年兩岸開放通信后,陳梅娥寫的第一封信,卻始終沒敢寄出。
2025年,紹興的公墓里。吳小莉摸著父母合葬碑上的金字:“爸,你看,娘把你的勛章擦得多亮。”她對著墓碑輕聲說。
陳梅娥臨終前,特意讓孫子把勛章擺在骨灰盒旁,說“這是老頭子一輩子的念想”。而吳伯定送來的祭品里,永遠有一碗沒化開的白糖水,那是母親當年待客的最高禮節。
參考資料:《現代婦女》16年08期-吳小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